#居住正義
-
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案7/1上路 民團認為離居住正義仍遙遠
|政治國內房價居高不下,為了杜絕房市炒作行為,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案已三讀通過,3項子法也在內政部部務會報通過,預計7月1日正式上路。不過民間團體認為,法案還有改善空間,距離落實居住正義還很遙遠。
-
4/25公佈平均地權條例 壓炒房 保障正當經營
|壓制炒房的「平均地權條例」,細條子法明仔載欲公佈,其中一條內部檢舉者條款,欲採用徛名的制度,檢舉獎金是罰款的30%,用炒房上重罰5千萬來算,檢舉者上濟會當提著1千5百萬獎金。另外,限制預賣厝轉賣的部份,若準買厝的人過身,繼承人無願意保留等等,有六種情形通掠外,會當轉賣。(這條新聞前言、標題是臺語文。)
-
20萬社宅拚年底達標 民眾黨批實際不超過2.5萬戶
|生活因應國內高房價,政府極力推動20萬戶社宅。不過,民眾黨團上午開記者會指出,有關20萬戶社會住宅,其實包含包租代管和興建中以及規劃中的社宅全都計算在內。但實際能在明年底前入住的社宅,保守估計不超過2.5萬戶,相較美國等其他國家社宅比例都還低。針對居住正義,國民黨團也召開記者會,認為高房價造成低生育率恐怕衍生成國安問題。
-
朝野聚焦普發6千元條例 柯建銘:最快4月第2週發放
|政治立法院第10屆第7會期今(1)日報到。展望新會期,朝野立委首要任務聚焦普發6000元的特別條例。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認為,民眾最快4月第2週能領到普發現金的紅包;時代力量表示,絕不能舉債發放。至於民眾黨團點名新內閣沒有蜜月期,要處理超徵稅收、勞保改革方案;國民黨立委吳斯懷強調,會緊盯兵役改革的配套政策。
-
高雄釋社宅持老屋高齡者可換居 民團籲各縣市簡化申請流程
|生活對於年長者來說,住在沒有電梯的老舊公寓會是一大負擔。高雄市府釋出6戶有電梯的社會住宅,供持有屋齡超過15年的老公寓長者,或者是第7類身障者可以申請換居。而近年來各縣市興建社宅,有民間團體提醒,社宅並非衝數量就好,對於長期營運還有簡化申請流程,也很重要。
-
打炒房不應打假球 民團籲速修《平均地權條例》
|政治為制止房市不當炒作,行政院今(2022)年4月提出《平均地權條例》修法草案,限制預售屋、新成屋,除例外、特殊情況,簽約後不得轉售,且私法人購屋改採許可制。關注居住正義的民團巢運今(13)日偕同朝野黨團合開記者會,呼籲儘速在下會期排審完成修法,打炒房不應打假球。
-
北市選戰 陳時中.蔣萬安.黃珊珊關注居住正義
|台北市長選戰3位參選人攏針對居住正義提出政見,陳時中講,4年內欲起5萬7千戶的社會住宅,租金降10%。蔣萬安講,租金閣拍8折。毋過黃珊珊批評,社會住宅要考慮永續經營,講欲增加補助和減少租金,用講的上簡單。
-
九合一大選/北市選戰聚焦居住正義 藍綠白各持政見
|政治年底首都選戰攻防聚焦居住正義,藍綠白3位參選人都發表相關政見,針對陳時中提4年內達5.7萬戶且租金調降10%,蔣萬安喊租金打8折,黃珊珊批評,社宅要考慮永續經營,只說發錢和降租是最容易的。
-
國外風行微型屋運動,能成台灣居住正義解方?【獨立特派員】
|生活在國外風行多年的微屋運動,是起源於有些人開始覺得大房子的負擔重,房貸一揹就要數十年,犧牲了生活的品質。因此他們開始換成小坪數的房子,追求更經濟、簡單、接近自然的生活,甚至將小屋裝上輪子,載著自己的家到處旅行。在台灣,也有不少微型房屋的選擇,但是相較於這些土地廣大的國家,台灣地小人稠加上建地售價昂貴,農地建屋也有諸多法規上的限制。居住正義一直是台灣民眾最關切也是痛苦指數最高的問題,微型房屋是多元的選項之一,不過還需要政策的彈性解套,才能開放更多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