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光
-
上半年觀光逆差近2倍 學者籲提升國外遊客重遊率
|生活在疫情趨緩之後,不少民眾會選擇出國旅遊,在上半年,國人的出境數幾乎是海外旅客來台的2倍,觀光逆差持續擴大。有學者提醒,過去在陸續開放陸客還有新南向旅客之後,台灣的重遊率就不斷下降,台灣需要開發出多元的旅遊產品,能吸引旅客到城市以外的景點,提升重遊率。
-
9月恢復第3地陸客來台觀光 業者憂中方回應續卡關【更新】
|兩岸陸委會宣布9月1日開始恢復第3地陸客來台觀光,也規畫逐步開放兩岸團客互訪,初期每天各限額2000人,但要看中國方面回應,再確定實施日期。等待已久的台灣旅遊業者,直呼已經準備好;也有業者擔心,中方若沒有順勢接球,又會持續卡關。
-
陸委會放寬陸客團來台觀光每日2千人次 盼陸方「採取作為」
|兩岸陸委會今(24)日宣布放寬恢復陸客來台觀光,初期規劃每日限2千人次,另外也讓陸籍人士來台商務交流。陸委會表示,將以1個月為準備期,希望陸方「採取作為,相向而行。」
-
旅外陸客僅占台觀光市場0.8% 學者籲加強國際行銷
|兩岸新冠疫情解封,但兩岸團客旅遊仍未解禁。行政院長陳建仁昨(11)日表示,將優先開放旅居中國以外地區的陸客來台觀光。有業者分析,過去旅外陸客,每年來台人數約8到10萬人次,占整體市場僅有0.8%。學者指出,近期來台旅客大多為東南亞觀光客,消費能力無法和中國觀光客相比,兩岸觀光財流失,就得加強國際行銷來補。
-
兩岸組團旅遊禁令猶未敨 陸委會呼籲對等協商
|中國佮咱臺灣之間的旅遊禁令猶未開放,雙方攏袂當組團旅遊,臺北市的商圈業者表示,若準咱開放中國來,定著會帶動產業復甦。啊若陸委會表示,兩岸著愛公平對等,才會當恢復觀光互相開放。(這條新聞標題、前言是臺語文。)
-
杜蘇芮暴風圈到恆春 墾丁風雨大路淹水、破空
|中度風颱—杜蘇芮的暴風圈下晡三點倚著恆春半島,墾丁的風雨確實有變強,有一寡路段袂赴排水,規車路攏漉溝仔糜。墾丁大街到後壁湖漁港、攏無啥人客。屏東恆春半島6個鄉鎮佮琉球鄉,暗時六點過後停班停課,也先撤離山區部落的居民,確保安全。(這條新聞標題、前言是臺語文。)
-
彰化推廣「女路導覽」 用女性角度講在地歷史
|臺灣各縣市攏有推出女性路線的導覽活動,彰化夢想館佇今年也規劃出一條彰化市的女性路線,這陣當咧進行導覽員的培訓課程,欲用女性的角度,講出在地的故事。(此則新聞標題、導言、內文皆為臺語文。)
-
蘇澳至與那國島今首度直航 旅宿業者期待帶來商機
|全球為推動宜蘭蘇澳至日本與那國島船舶直航,今(4)日由立法院長游錫堃率團,與宜蘭縣長林姿妙、交通部觀光局官員同行,從蘇澳首航,預計2小時到達。游錫堃說,此行有觀光踩線、直航破冰以及國會外交3大意義,參與行程的觀光。而旅宿業者,也對船舶直航預期能帶來的商機充滿期待。
-
帛琉總統惠恕仁講明 中國施壓逼𪜶反背臺灣
|帛琉總統-惠恕仁進前接受外國媒體訪問,講中國有予伊壓力愛外交轉向,甚至講著:開放中國遊客去帛琉欲影響明年帛琉的總統大選。咱的外交部也譴責中國這款行為,臺灣會繼續提供帛琉援助。有學者認為中國是想欲共軍事範圍增加到第二島鏈。(這條新聞標題、前言是臺語文。)
-
鐵達尼號沉船觀光潛艇載有5人失聯 美加聯合搜救深海行動困難
|全球全球最知名沉船「鐵達尼號」躺在3800公尺深的大西洋海底,已經有有100多年。但一艘用於載人參觀鐵達尼號殘骸的觀光潛艇,傳出在大西洋失聯,潛艇中載有5人,各界已展開搜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