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榮、桃勤先後爆發勞資爭議 透過員工心聲一探疫情後困境
林珍汝 賴振元/採訪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後疫情時代旅遊業慢慢復甦,但桃園機場卻很不平靜。先是長榮航勤在跨年連假集體請假,造成長榮航班大亂,而華航旗下的桃園航勤,也一度醞釀在春節罷工。這群負責機場地勤業務的勞工,包辦行李托運、航機導引等機坪業務,除了體力負荷之外,也在第一線面對疫情的衝擊,為什麼在疫情復甦的時候,勞資爭議一觸即發,這群機場做工的人,究竟面對那些困境?
桃園航勤公司員工呂佳峰指出,「櫃檯報到以後,從輸送帶然後下去的行李裝載,打櫃或者是打散艙這個作業,再來由駕駛拖送到機坪,由我們另外裝載單位裝到飛機上運去。」
行李打櫃或裝散倉,長程線每件30公斤起跳,最忙的時候,一天要搬1000件,機艙高度只有120公分,到了夏天又燜又熱,他們得跪著搬行李,厚厚的護膝根本保護不了自己。
桃園航勤公司員工呂佳峰說道,「員工的脊椎側彎情況會比較嚴重,接下來就是一些筋骨,長期的受傷幾乎都是通通都是,看西醫也好,看中醫也好,通通都有病號。」
搬運行李之外,桃勤包辦桃園機場7成的地勤業務,清航機廁所、加飲用水,操作空橋,旅客離艙後的清潔,疫情期間也面臨更多風險。
桃園航勤公司員工邱吉如提及,「那時候沒有航空公司願意載,只有華航會載確診者回來,確診者都要由我們單位出人力去推輪椅,我們這種純粹的工人來講,你到頂了也才4職等,甚至只有3職等,那充其量就是3萬出頭,4萬出頭你就退休了,我們工人的餘命其實都沒有很長,因為長期在這種作業環境下,講難聽一點,我可不可以幹到65歲我都不知道。」
桃園航勤公司員工戴春誠表示,「從SARS到現在,我們做那些班機的費率都沒有調整 ,你說這樣員工怎麼會好。公司不是沒賺錢,有賺錢為什麼每一年都要這樣抗爭,所以說我們這些工人根本就讓人家看不起。」
為了不讓長榮跨年連假的風波,春節再度上演,桃勤高層緊急滅火,跟工會協商時全面讓步,暫時止住桃勤罷工之火、但團協還沒落幕。
後疫情時代,航空業面臨人力荒,卻沒有改善勞動條件,烽火已經遍地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