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保局公布,去年有159萬人請領勞保老人年金,但其中有98萬多人,每個月領不到2萬元。另外還有17萬多人領不到1萬元。勞工團體呼籲政府,應盡快提出勞保財務改革方案。
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今天登場,勞動部長許銘春致詞時強調,期待勞資雙方相互體諒,兼顧雙方權益,並且尊重委員的審議結果。勞工團體則是在場外喊話,要求基本工資,上調到每月2萬8千元、時薪186元,才能維持勞工的基本購買力。
9月1日將召開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勞動部表示,今年經濟成長、國內物價漲幅都會納入考量。勞工團體表示,今年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恐逼近3%。依計算公式,若足額反映明年基本工資,有機會漲4.8%。不過人力銀行業者表示,產業缺工情況嚴重,尤其營建業出現高薪徵聘也找不到人的窘境。
最近有真濟便利超商的店員,苦勸民眾愛掛喙罨煞予人罵,甚至拍甲重傷。經濟部有和超商業者開會討論,會使用告示、錄音放送的方式來宣導。超商店員敢著愛用薟薑仔水,來防衛家己,看法是無仝款。勞工團體認為:萬不一無法度保護家己,顛倒造成傷害,按呢無較贏。
近期出現許多起超商員工因為規勸顧客要戴口罩,結果卻遭遇傷害的意外事件。經濟部等部會也和四大超商開會決定,要改為張貼告示、廣播或者類似於電視牆的跑馬燈等方式,來宣導戴口罩。至於是否要配置辣椒水等防衛器材,業者大部分還有疑慮。還有勞團認為,這可能會導致勞工不小心受傷,或是引發訴訟風險,建議勞工依法行使退避權確保安全。
根據勞動部在去年底的統計資料,全台有超過8萬名的美食外送員。而今年台灣又遭遇疫情三級警戒,餐廳禁止內用,讓越來越多人投身外送產業。不過有些外送平台的薪資計算並非公開、透明,時常引發薪資爭議。因此勞工團體和立委公開呼籲,希望政府相關部會,能邀集平台業者和工會等單位共同討論,並做成相關的行政指引,讓演算法能公開透明,保障外送員的勞動權益。
今年經濟成長率預估達5.88%,勞工團體主張,疫情不是藉口,明年基本工資月薪,應該如實反映經濟成長,調漲到2萬6千元,如果有企業真的受到疫情嚴重衝擊,那再由政府補貼薪資差額,或考慮個別暫緩調漲。
司法院在20日在釋字第807號解釋,宣告勞動基準法第49條第一項違憲,對此勞工團體上午來到行政院陳情,並批評這個結果,反而會讓女性勞工的勞動條件向下沉淪,削弱工會的力量。
全台疫情三級警戒,將延長到7月12日,勞工團體指出從5月到現在,無論是勞資爭議處理被延宕,還是沒有經過委員會審議,就開放工時鬆綁等各項措施,都侵害到勞工權益,等於是在疫情期間,讓勞權進入休眠期。因此再次前往勞動部抗議,呼籲主管機關不能拖延勞資爭議處理,同時針對開放加班上限和七休一等限制,都要有明確的落日條款,確實保障勞工權益。鬧鐘響不停,但躺在床上的人一直沒有醒過來,勞工團體上演行動劇,痛批在疫情
勞工1萬或3萬元的生活補貼已核發給161萬人,不過一次性的補貼,讓多數的勞工擔心若6月28日沒解除全國三級警戒,接下來該怎麼辦?勞工團體呼籲紓困再提出更長遠的規劃。 士林夜市地下美食街,手扶梯被拉起封鎖線,其餘一樓的店家、街道也幾乎沒有消費者上門,只剩外送員穿梭夜市街頭。夜市攤商等自營作業者、沒有一定雇主的勞工,在紓困4.0當中可申請1萬或3萬元的生活補貼,後來勞動部也因應勞工團體訴求,放寬補助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