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強震/把握黃金72小時 公視專訪台灣隊搶進救援

台灣搜救隊第二梯次於土耳其伊斯坦堡機場接受公視採訪。攝影/Daniel Ceng
土敘強震事發時間6日凌晨4時迄今已逾整整兩天,台灣首批搜救隊於今日上午11時終於挺進重災區阿德亞曼省,第二梯次亦在下午3時從伊斯坦堡機場轉機前往災區,起飛前公視特約記者獨家採訪搜救隊,隊員表示,「此刻救人心切,想要趕快到災區趕快把人救出來。」

法新社報導,截至台灣時間8日下午3時,土耳其死亡人數5894人、敘利亞2470人,兩國罹難者逾8000人。

土耳其已在震區部署2萬4400多名搜救人員,土耳其災害與應急管理局(AFAD)官員奧爾罕·塔塔爾(Orhan Tatar)表示,人員數量會持續增加,台灣搜救隊已有2梯次抵達土耳其,並率先成立分區協調中心。

土耳其黃金72小時 最新救援進度

公視特約記者8日下午在伊斯坦堡機場獨家訪問到第二批台灣搜救隊成員,帶隊官台北市搜救隊副隊長林清文指出,災區氣候寒冷,均溫在0度左右,對受困人員是一大挑戰;若無法在極短時間內救出,都有失溫可能性,這是搜救必須優先突破的困難。其次,災區建物呈鬆餅式倒塌(Pancake Collapse),對救援工作來說,會是較大的挑戰。

林清文表示,此次搜救支援勤務成員雖然來自不同縣市和單位,但平時有透過演練或訓練合作處理大規模災害,在本次支援行動中,應可發揮默契。

台北市搜救隊小隊長沈一東也表示,在家人支持以及台灣同仁協調後勤工作下,才有辦法出來參與救援,「此刻救人心切,沒有多餘想法,想要趕快到災區趕快把人救出來。」

台灣第1梯次搜救隊隊伍共40名搜救隊員、3隻搜救犬及6.8噸搜救器材,已於7日中午12時45分抵達土耳其伊斯坦堡機場,待轉機至重災區時,因當地氣候惡劣,又經歷交通阻塞、調動軍車等狀況,並有多處道路中斷,導致耗費不少時間,終於順利在今日上午11時50分抵達阿德亞曼省加入搜救行列。

第2梯次搜救員則有90人,包括3位醫師、3位護理師及1位獸醫師、搜救犬2隻,裝備器材約5.7噸。

台灣搜救隊也引發國際媒體BBC關注,不只登上其社群Instagram貼文,封面照片就看得見中華民國國旗,內文圖片是搜救隊人員的背影,明確寫著「Taiwan」。

土耳其每日晨報(Daily Sabah),也看得見台灣搜救隊抵達當地救災的相關報導。

專題|改造地獄路 台灣行人路為何難行?

相關議題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