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這次世紀強震,讓不少台灣民眾想起當年921大地震,對此,地震中心主任陳國昌表示,土耳其強震能量是921大地震的兩倍多,會造成土耳其大量傷亡的主因,包含當地房子耐震結構差等3大主因。地震專家陳文山也指出,台灣還是有可能發生規模7以上的地震。
彰化田中鎮的員集路,曾經是過年採買年貨的熱鬧大街;隨著時代變遷,現在已經漸漸沒落。老街上有一間傳承三代的老布行,依然維護著從日治時期就興建的老屋,裡面有許多充滿歷史的老物件。
台中市府去年7月開徵囤房稅,預估讓市府增加一年3.8億的稅收。社會局打算利用其中的1.3億用來補助弱勢族群、租屋補貼,估計有3000戶可受惠。台北市租服公會表示,應該用在輔助職能或求職,不該只是單純補助。台中市府說,這筆錢由囤房稅而來,應該專款專用在居住正義。
台灣房市長期趨勢向上,但在美國升息縮表之後,全球市場齊跌,房市由於有遞延效應,是金融商品輪跌的最後一棒。比起各國房價已經大跌,台灣因為升息幅度小,2022年出現交易量萎縮,還看不到明顯跌幅。不過從房市專家、第一線不動產業者到建商,都預估房市到2024年仍不太樂觀,而購屋族最關心的是,房價何時有感下跌,跌幅有多少?
法國在越南殖民時期留下許多典雅的裝飾風格宅第建築,這些房子歷經一世紀的風吹日曬,年久失修成了危樓。河內市府啟動老宅翻修計畫,希望恢復這些法式宅第的往日風華。
今年8月,高雄前金區有7戶民宅,因為鄰近的建築工地施工,導致路面塌陷,7戶都列為危樓,也在9月拆除完畢,但是住戶不滿建商只願意重蓋新屋,卻忽視住戶屋內原有資料,還有生財工具的損失,今天掛出紅布條向市長陳其邁喊話、陳情。
高雄旗津有一戶13口人家,當中有7個孩子,過去一家全擠在8坪大的房子中生活,靠著打零工維生,但2年前一場大火將房子燒得面目全非,讓他們只能到外面租屋,經濟更是雪上加霜。有慈善團體得知後,今(3)天上午出動志工團來幫他們重建房子。
在印尼發生地震之後,外交部說明,沒有台僑或台籍人員傷亡通報。而學者陳文山分析,這起地震是斷層帶所導致,雖然震度不大,但因為是淺層地震,而且當地的房屋又因為結構不佳還有人口稠密等因素,造成嚴重傷亡。
「芳春公寓」是一棟隱身嘉義市區巷弄的老房子,過去因為大部分租客都是經濟條件較差的弱勢者及老年人,所以許多社福團體暱稱它是台灣第一棟民間版的社會住宅。隨著時間推移,芳春公寓的居住友善程度沒有太大改變,但是住客的樣貌卻有些不同,經營上也面臨了一些挑戰與困難。
卡達世界盃將在星期天揭幕,在亮麗的比賽場館背後,卻隱藏著許多南亞移工的血淚。人權團體估計,在進行世界盃各項工程的12年間,估計有超過6千名移工不幸喪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