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中心主任陳國昌指出,土耳其強震能量是921大地震的2倍,但地震規模與斷層長度成正比,至少要長達150公里的斷層錯動,才可能達到此規模,而台灣本島地表上的活動斷層並沒有這麼長的,但他提醒,斷層帶都分佈在人口密集區內,若地震發生在西部,只要規模超過7,就可能造成大規模災損。
今(2022)年的917和918地震,是東部自1951年花東縱谷地震系列以及921地震以來,破到地表最清楚的一次紀錄,稻田也遭受破壞,讓地質、地科界紛紛投入調查。到底有沒有中央山脈斷層存在?917、918地震和中央山脈斷層的關係為何?誰又是地底下的推手呢?
917與918兩次強震,芮氏規模分別是6.4與6.8,而且都是屬於深度七公里左右的淺層地震,至今仍然有餘震。地震發生後不久,經濟部地調所負責調查斷層人員,以及地科界的學者們,也都趕到主震區的現場進行了解,有的找斷層布臨時地震站,也有針對地震發生經過地表破裂或是拱起的地區,進行量測與調查。這次地震多數分析指向跟中央山脈斷層有關,不過由於過去這裡發生過的大地震紀錄較少,累積的地震資料有限,必須投入更多調查。
The Central Weather Bureau's Seismological Center has found that the intensity and frequency of aftershocks are decreasing following the magnitude 6.8 earthquake that struck on Sept. 18, and believes
根據統計,(9/18)禮拜主震了後,地動尾減少、規模嘛有咧降低,所以氣象局認為這層地動,已經慢慢仔咧收尾。毋過提醒逐家,這一個月內,猶是有可能會有較細的地動,猶原愛注意。
花東地區大地震造成各地災損,針對全台共有36條活動斷層,橫跨台北、新北的「山腳斷層」,被點名最危險。氣象局地震中心表示,若山腳斷層活動恐導致台北盆地陷落、台北多數地方會被淹沒。有學者分析,山腳斷層地震週期有700年,目前才過一半,但政府持續在滯洪地區、低窪帶開發填土,將縮短地震週期。
18日週日台東6.8強震過後,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統計,發現餘震規模和次數都在降低,越來越緩和,認為這起地震序列已慢慢接近尾聲,不過1個月內,當地都還是會有小規模地震發生可能。
昨(18)日下午發生在台東池上規模的6.8強震,整個地震序列也引發各界討論,有學者懷疑是中央山脈斷層引起,但目前中央山脈斷層並非中央地調所公告警示的「活動斷層區域」。
9/17暗時9點41分,台東發生規模6.4大地動,地動中心佇關山,紲落來,閣出現幾仔改的地動尾,毋過9/18下晡2點44分,台東池上,閣發生大地動,規模6.8,深度干焦7公里,上大震度佇池上,氣象局表示,下晡這个才是主震,前一暗發生的是前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