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鼓山哈瑪星是高雄都市化的起點,目前街區中還存有少數日治時期建築,5連棟紅磚街屋就是其中之一,但其中4棟因屋主長期積欠使用費,2015年淪為法拍屋,市府緊急啟動暫定古蹟程序,並前往搶標,再依文資法行使優先承購權將建物買下,經過6年多的文資調查及建物修復,紅磚街屋將跟哈瑪星其他5棟日治時期建築,共同在8月初的台灣文博會中開放。
日治時期興建的「大屯郡役所」是台中著名的歷史建築,近期市府進行修復工程。不過2樓卻出現灰色大型的加蓋物,貌似鐵皮屋的外觀引發外界議論。文資處強調,希望外界尊重文資審議委員會與建築師的專業判斷。
將老房子活化再利用,透過呈現建物過往歷史故事,展現文化的內涵,是台北市文化局近年積極推動的工作。有兩家位在迪化街的老房子,其中一家,透過米食餐飲文化,把百年米行的精神延續表現出來,賦予老房子嶄新的生命。
宜蘭縣政府打算將中興文創園區整體委外經營,每年權利金約600萬元,開標兩次都流標;有議員質疑,園區委外經營真的有必要嗎,縣府應該對外說清楚;有文史工作者認為,中興文創委外失敗可預期,因為不能拿宜蘭跟台北的消費力比,歷史建築不能當藉口,縣府應思考如何改善現有經營;縣文化局說,招標不順是受到疫情影響,且園區都是歷史建築不利開發,正與廠商溝通、蒐集相關意見,未來修正標案後,會再重新公開招標。
位於員山鄉的「大三鬮林宅」,已經有156年歷史,被宜蘭縣文化局登錄為歷史建築,不過,建築年久失修,卻因所有權人組成複雜,文化局遲遲無法取得一定比例的所有權人同意,啟動修復工程,導致林宅屋頂持續坍塌。文化界擔心,恐撐不過今年,林宅就會倒塌,呼籲文化局搶救;文化局說,會積極與所有權人溝通,盼盡早啟動修復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