峇里島是全球觀光勝地,疫情前每年迎來1600多萬的國內外旅客,加上當地人口持續成長,大量用水導致小島水資源嚴重不足。不僅農民沒辦法耕作,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的梯田,以及灌溉系統,也岌岌可危。
風行許多國家的卡通《北海小英雄》,劇情中描述的維京人,以及他們所建立、從第8世紀末期到11世紀的維京時代,在歐洲雄霸一方,靠的就是卓越的航海技術。當時建造的船隻僅存極少數,目前由挪威奧斯陸大學文化史博物館保存。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週三(11/30)投票決定,將法國人的國民美食「法式長棍麵包」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消息傳出,連人在美國訪問的法國總統馬克宏都開心拿起長棍麵包宣布喜訊。而同一天,日本的「風流踊」,也就是用笛子和大鼓伴奏起舞等41種民俗藝能,包括夏季祭典表演的盂蘭盆舞,也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遺產。
芬蘭和俄羅斯在長期以來存在複雜的歷史淵源,但在俄烏戰爭之後,芬蘭和瑞典申請加入北約組織,也讓北極圈的邊緣政治出現巨大的變化。在前進北極圈的系列報導,我們來看的是,長年保持中立的芬蘭為何選擇加入北約,而未來的北極理事會將變成以美國為首的7個北約國家,來對抗一個俄羅斯,這對於世界來說又會有什麼樣的影響。
已故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的喪禮,當地時間19日將在倫敦的西敏寺舉行。英國王室成員從出生到走向生命盡頭都跟西敏寺息息相關,從幼時受洗,王室婚禮乃至於葬禮幾乎都在西敏寺舉行。此外西敏寺也是許多英國先驅名人的安息之地,包括狄更斯、達爾文、牛頓等人都在此長眠。
柬埔寨的世界文化遺產吳哥窟,以著名的傳統寺廟建築群文化聞名全球。但鄰近森林飽受盜獵盜伐之苦,野生動物面臨生存危機。非營利組織「野生動物聯盟」跟當地政府合作復育生態,2013年開始,野放瀕危物種戴帽長臂猿以及超過40種動物跟鳥類,如今成果斐然,森林內時常看到長臂猿在枝頭晃盪的景象。
位在尼泊爾喜馬拉雅山區的木斯塘地區,前身是西藏人建立的木斯塘王國,擁有許多珍貴的文化;而曾經是王國首府的羅馬丹古城,已經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但這裡的人民生活相當困苦,他們希望政府能夠適度開放觀光,活絡經濟。
法國巴黎的知名地標艾菲爾鐵塔又長高了。法國為了傳送數位廣播訊號,在艾菲爾鐵塔的頂端,本週安裝了一支6公尺長的數位天線,讓高度來到330公尺,也讓這座132年,原本就負責通訊傳播的歷史建築又被賦予了新的使命。
2000年前義大利維蘇威火山噴發,當時繁榮的龐貝城,瞬間被火山灰覆蓋,導致2萬人罹難,直到18世紀才被挖掘出土,重見天日。但古城卻因欠缺維護、管理不善及氣候變遷衝擊等因素,再次面臨滅城危機。近年來得利於新興科技的協助,讓這座位於那不勒斯的知名古城,正在逐漸重生。
原定在去年夏天舉辦的「會動的文藝復興」特展,因為疫情影響,延期到今年一月登場。但國內疫情升溫,主辦單位除了基本的防疫規範,必要時也會進行人流管制、配合中央防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