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月球 美歐太空總署合作積極布署

徐家仁 / 編譯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美國與歐洲的太空總署,NASA和ESA正積極準備重返月球。如果一切順利,首度的無人試飛將在2021年升空,並在2024年重新登陸月球。到時也會出現第一位登上月球表面的女性太空人。

特製的貨機打開機首艙門,把這個裝著獵戶星座太空艙的大箱子送上平台車,再運到超大的實驗用廠棚內,由工作人員把太空艙安裝好,緊接著就是一連兩個月左右的測試工作。

原名探索任務EM的這個計畫,在NASA重新調整計畫內容後,改以希臘神話中的月亮女神雅媞米斯來命名。在神話故事中,雅媞米斯和阿波羅是雙胞胎姊弟,因為前一個登月計畫以阿波羅命名,因此半個世紀後的新計畫,就稱為雅媞米斯計畫。

根據NASA與ESA合作的計畫,太空艙與服務艙由太空發射系統送上地球軌道,在接近國際太空站所在的軌道之前,主要的載運火箭就會脫離,由服務艙的太陽能板提供接下來整個計畫所需的電力。升空後大約70分鐘,最後一節火箭將執行所謂的「跨月噴射推進TLI」,這時太空艙速度大增,以脫離地球引力,飛向月球。

NASA雅媞米斯任務總監麥克薩拉芬表示,「獵戶星座太空艙脫離低地軌道後,它將穿越圍繞地球的太空垃圾帶,穿過GPS衛星群和通訊衛星群,還要穿過范艾倫輻射帶,進入外太空充滿輻射的環境。」

也因此,在俄亥俄州進行的地面測試,就在確認獵戶星座太空艙與服務艙,能夠經得起外太空環境的考驗,保護精密儀器不受影響。太空艙測試總監妮可史密斯說:「我們把它放進全球最大的太空模擬器,抽光所有的空氣,給它外太空般的超低溫,以及某些位置的超高溫。藉此模擬地球軌道、真空狀態,以及面對太陽的高溫和位於陰影處的低溫。另外還要用輻射波來考驗它。這些模擬就像坐在發射架的火箭上,它會被雷達波掃到。我們會測試所有的電子系統,確認在輻射波環境下一切正常運作。」

前一個獵戶星座太空艙,在2014年做了繞行地球的測試。接下來是計畫調整後的首度試飛,同樣不載人,但要嘗試脫離地球軌道、飛向月球的程序,因此成功與否,攸關往後的計劃能否順利執行。

在2021年的首度繞月飛行並返航地球測試後,2022下半年或2023上半年,就會有太空人首度坐進獵戶星座太空艙。然後是2024年,獵戶星座號預定降落在月球的南極,屆時將有第一位女性太空人踏上月球表面。

相關議題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