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

  • 首度捕捉恆星晚年吞噬行星畫面 預示地球50億年後的命運【影】

    |全球

    科學家首次捕捉到一顆垂死的類太陽恆星在膨脹1000倍後,吞噬掉內部行星。觀測這場天文奇景的主要研究者Kishalay De表示,「這證明住在行星的我們,幾乎可以確定的未來命運」,而地球末期可能會於一瞬間消失。

  • 太陽.地球.火星排一列 盈暗上倚.來看"火星衝"

    |

    今仔日(12/8)會當注意天頂的火星衝,也就是日頭、地球、火星成連做一條線的天文現象,臺北天文館表示,因為這改是最近這幾年,上倚的火星衝,後一回欲看著遐大顆的火星,閣愛等11年。

  • 火星衝今晚最大最亮 錯過再等11年

    |生活

    火星衝睽違兩年登場,今(8)日火星將比平時所見大兩倍以上,下次想看到更大、更亮的火星,得等到2033年。《公視新聞網》YouTube頻道將在今晚8點至9點半直播,透過大型天文望遠鏡,與觀眾分享火星表面細節。

  • 高雄158人熱傷害全國最多  氣象局籲避免非必要戶外活動

    |生活

    受太平洋高壓影響高溫,這幾天台灣就像顆烤番薯一樣,氣溫動輒飆破38度,今天本島除了新竹市皆亮高溫燈號,北部、東半部幾乎都是高溫紅燈;花蓮富源測站中午12點20測到全台最高溫40.4度,板橋測站的39.4度也創該站新高。高溫讓中暑人數大增,氣象局跟醫師也提醒民眾不要在高溫環境下曝曬過久,以免造成熱傷害。

  • 太陽風暴襲擊 40枚「星鏈計畫」衛星損毀

    |全球

    根據美國太空探索科技公司SpaceX發佈的消息,2月3日才升空的1批49枚「星鏈計畫」的衛星群,在隔天的4日就遭遇太陽風暴襲擊,導致其中40枚衛星損毀。美國海洋與大氣總署專家指出,目前太陽還處於風暴周期的低潮,按照平均每11年達到高峰的模式,未來幾年這類的太陽活動,頻率跟強度會逐漸提高,各國相關單位必須特別留意。

  • 太陽風可能加劇 NASA提醒各國注意

    |文教科技

    美國太空總署NASA觀測到,近來襲擊地球的新一波太陽風暴,是這幾年最強的一次。未來幾年,可能有更強烈的太陽風暴,對地面上的電力、網路以及太空軌道上的衛星與太空望遠鏡,造成衝擊。

  • 監控太陽風暴 最新型SWFO與GOES探測器4年後升空

    |

    美國將在2024年先後發射兩艘太空探測器,其中太空氣候天文台SWFO,負責收集太陽風暴粒子的樣本,至於同步軌道作業環境衛星GOES的任務,則是監控太陽表面異常的活動,讓地球及早防範太陽風暴的來臨。 根據天文學家的觀察,當太陽表面出現所謂的黑子,表示太陽有向外拋射物質的現象,也就是這些太陽表面噴發火焰的狀況。隨著這些噴發,太陽朝著四面八方釋放出「磁化電漿」。當這些磁化電漿朝著地球撲面而來,和地球的磁

  • NASA重要里程碑 月球太陽照射區發現水

    |

    人類想重返月球或是建立月球基地工程,現在有了新進展。美國NASA還有安裝在大型飛機上的太空望遠鏡SOFIA,在月球面對太陽的地表,發現有殘留在礦物碎屑當中的極細小水份。不過這些水分是如何上月球的,也是科學家想研究的新謎團。 外表上看起來,這不過是一架早期的波音747-100客機,但經過改裝後,除了機艙成為科學家們的工作區,機身後段還安裝了NASA特製的紅外線太空望遠鏡,主要用來對太陽系行星的地表、

相關標籤

近期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