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月船3號」登月球南極成功創紀錄 一文了解新太空競賽時代

洪詩宸/綜合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印度「月船3號」今(23)日成功登陸月球南極,成為全球首個登陸在這個神秘地區的國家。除印度外,俄美英中等國也紛紛規劃至月球南極探勘。諸多國家想搶登的月球南極位在何方?又想在這裡找到什麼?公視新聞網帶您一文了解。

俄羅斯11日發射探測器「月球-25號」,預計21日於月球南極軟著陸,進行月球土壤分析等研究。

這是該國睽違47年再度嘗試登月,然而20日俄羅斯航太(Roscosmos)宣布「月球-25號」因操作錯誤,已於月球墜毀。

較俄羅斯提早半個月發射的印度「月船3號」,8日成功進入月球軌道,並於今(23)日晚間正式著陸,成為全球首個登陸月球南極、也是史上第4個在月球進行軟著陸的國家。

什麼是「月船3號」?

「月船3號」是2019年在月球南極著陸失敗的「月船2號」後繼者,其原文Chandrayaan在印地語和梵語中的意思是「月球車輛」。

路透社報導,為了應對南極充滿坑洞的崎嶇地形,印度太空任務中心(ISRO)在「月船3號」上進行了許多調整,包括可以擴大潛在著陸區的系統、並在著陸器上配備了更多燃料與更堅固的「腿」來增加成功著陸的機率。,著陸後預計能運轉2周,並在這段時間中進行對月表礦物成分分析等一系列實驗。

除俄羅斯、印度外,美國、中國、英國等國也紛紛規劃至月球南極進行探勘任務。

月球南極有什麼?

月球因為自轉軸與公轉軸交角以及地形等因素,使得月球有些部分永遠照不到陽光,這些部分被稱作永久陰影區,其中月球南極因為隕石坑眾多,永久陰影區的面積遠大於北極。

科學家推測,南極有些隕石坑底,超過20億年的時間一直都處在黑暗中,在這樣純黑、極端低溫的環境中,科學家認為這裡很可能存在著「水」。

月球因為引力關係,無法留住氣體、形成大氣層,自然也留不住水氣,但早在1960年代科學家就相信月球上有水的存在,只是阿波羅任務帶回的樣本卻是乾燥的,難以證實他們的猜想。

俄羅斯月球-25號墜毀前拍攝到的月球南極照片。(圖/美聯社)

路透社報導,一直到2008年科學家重新分析樣本,在當中發現了氫的存在;2009年印度的「月船1號」在月球表面檢測到水;同年NASA探測器撞擊月球南極,在表面下方發現水冰,透過多重證據才使得這個猜測成真。

科學家進一步推測,月球水冰最多的地方就在南極永久陰影區的隕石坑裡,使得諸多國家紛紛前仆後繼,想要登陸月球南極。

水冰可以做什麼?

位於永久陰影區的水冰,因為沒有受到太陽輻射或地質演變的汙染,可以提供月球火山、地球海洋起源、彗星與小行星帶到地球的物質紀錄等等,可說是月球的化石。

此外如果經過探勘,發現水冰數量充足,並且可以成功提取成純淨冰,除了可以將冰化成水,作為載人登月任務用的飲用水、設備冷卻水外,也可以將水分解成氧氣與氫氣,提供呼吸及燃料使用,讓人類可以在月球採礦、建立殖民地,或更進一步——支援火星任務。

相關議題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