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2023)年1月開始,國家太空中心正式改制為行政法人,直接隸屬國科會。今(6)日揭牌,蔡總統出席並表示,改制是推動太空產業發展的關鍵里程碑,未來會和民間攜手打造強韌的太空產業國家隊。太空中心主任吳宗信宣告,未來3年會招攬300位各領域人才。
最近幾年有不少國家,水資源嚴重缺乏,美國太空總署NASA預計16日要從南加州發射衛星「SWOT」到太空,進行地球水資源的調查計畫。這也是全球第一次將從太空對全球的海洋、湖泊和河流,全面調查。
準備重返月球的阿提米絲計畫中,16日升空的「獵戶星號」太空船,在飛行了將近2個星期後,已經飛了超過43萬4500多公里,也刷新阿波羅13號所創下的「載人太空船」飛行距離最遠紀錄。
成立近3年的美軍太空軍,在夏威夷的印太指揮部,成立第1個整合到戰區層級的指揮單位。相關的指揮官強調,選擇印度太平洋軍區作為首個在華府以外落腳之處,就是要同時面對中俄與北韓,在太空武力方面對美國形成的威脅。
歐洲太空總署公布最新的太空人名單,其中一位身障者也是英國帕運短跑選手麥法爾,成為史上第一位身障太空人。當局還決定撥預算170億美元,未來執行多種太空任務。
由美日歐濟國合作,重返月球的阿提米絲計畫,第1階段當中頭改的測試飛行,佇台灣時間21號下晡2點44分左右,獵戶星號太空船展開這逝月球之旅上重要的部份,也就是進入月球軌道,並且踅月球一輾翕月球表面。
國科會在屏東縣牡丹鄉旭海村設置短期科研火箭發射場域,繼陽明交通大學大之後,近期由成功大學航空太空工程學系師生組成的團隊,再次發射兩節式混合火箭。台灣歷經這兩次科研火箭試射,如何從中記取教訓、朝火箭MIT前進?這個發射場域未來將如何提升?
中國打造天宮太空站的第3個艙段夢天實驗艙,10月31日在中國海南發射升空,也象徵天宮太空站的初步建構即將完成。目前的國際太空站ISS,是由美、俄、日等國合作,中國一直被排除在外,因此這個天宮太空站的成功與否,都能凸顯未來的國際角力上,太空領域也會是重要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