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嫦娥四號」登陸月球背面
靳元慶 / 編譯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中國的登月工程再取得重大進展。探測器「嫦娥四號」今天上午成功登陸月球背面,也是人類探測器首次在月球背面著陸,揭開了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紗,更在國際太空競賽中,威脅美國霸主地位。
中國的「嫦娥四號」探測器,3號上午10點26分,在月球背面東經177.6度,南緯45.5度附近成功登陸,並透過先前發射的「鵲橋」中繼衛星,傳回了世界第一張近距離拍攝的月背影像圖,揭開了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紗。
嫦娥四號探測器設計師說:「整個過程完全按照我們預想的過程來進行的。最終的結果也非常精準,而且著陸也非常平穩。」
月球背面又稱為「月之暗面」,或黑暗面,從地球上永遠無法直接看到,雖過去曾有人拍過月球背面的照片,最早一批影像甚至在1959年就出現,但從來沒有人進行探勘。而中國的太空計畫就是讓「嫦娥四號」降落在月球的背面,以便研究月球背面的地質環境。「嫦娥四號」著陸區為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內的馮卡門撞擊坑內,地形起伏達6000公尺,是太陽系中已知最大的撞擊坑之一,被認為對研究月球和太陽系早期歷史具有重要價值。
中國國家航天局首席設計師說:「開了一個很好的好頭,我們現在正在建設航天強國,我想這也是我們建設航天強國重要的標誌性實驗之一。」
中國是太空競賽的後進,2003年才進行首次載人太空飛行,比首次進行的前蘇聯晚了42年,但中國領導人從此將征服太空視為國家崛起的重要象徵,並投入大筆經費,就是要在太空競賽中超越美國。而這次成功登陸月球背面,也是挑戰美國半個世紀以來太空霸權的重要里程碑。
中國的「嫦娥四號」探測器,3號上午10點26分,在月球背面東經177.6度,南緯45.5度附近成功登陸,並透過先前發射的「鵲橋」中繼衛星,傳回了世界第一張近距離拍攝的月背影像圖,揭開了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紗。
嫦娥四號探測器設計師說:「整個過程完全按照我們預想的過程來進行的。最終的結果也非常精準,而且著陸也非常平穩。」
月球背面又稱為「月之暗面」,或黑暗面,從地球上永遠無法直接看到,雖過去曾有人拍過月球背面的照片,最早一批影像甚至在1959年就出現,但從來沒有人進行探勘。而中國的太空計畫就是讓「嫦娥四號」降落在月球的背面,以便研究月球背面的地質環境。「嫦娥四號」著陸區為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內的馮卡門撞擊坑內,地形起伏達6000公尺,是太陽系中已知最大的撞擊坑之一,被認為對研究月球和太陽系早期歷史具有重要價值。
中國國家航天局首席設計師說:「開了一個很好的好頭,我們現在正在建設航天強國,我想這也是我們建設航天強國重要的標誌性實驗之一。」
中國是太空競賽的後進,2003年才進行首次載人太空飛行,比首次進行的前蘇聯晚了42年,但中國領導人從此將征服太空視為國家崛起的重要象徵,並投入大筆經費,就是要在太空競賽中超越美國。而這次成功登陸月球背面,也是挑戰美國半個世紀以來太空霸權的重要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