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強震/台灣商會首批物資運抵 災區路毀考驗大
畫面上可以清楚看到一隻腳。台灣時間10日早上7時許,台灣搜救隊在土耳其震災區,再發現一名受困者被水泥柱壓住,好消息是傷者生命徵象穩定,可以清楚跟搜救隊對話。這也是台灣搜救隊發現的第3名受困者。
而從空拍畫面俯瞰,災區依舊滿目瘡痍,搜救工作不敢停歇,就是希望趕快找到仍在等待救援的生命。
瓶裝水陸續裝上貨車,要趕緊送往災區,讓災民有乾淨的水喝。土耳其台灣商會募集到第2批救援物資,以水、食物跟電池等照明設備為主。第1批水、食物、幼兒用品,已經透過貨車送抵災區,但運送過程是個大考驗。
土耳其台灣商會副會長張敬偉說明,「路面很多都已經崩塌了,很多司機是繞道。反而他要送進去的時間,以前可能路程1、2個小時,或者3、4個小時;他(現在)必須可能要花到雙倍時間才能進去。現在的話就是車趟的問題,因為不是所有的司機,都願意在這個時間點進入災區的。」
各界持續對災區伸援。而有原本住在災區7樓的災民,在大地震發生時及時逃出,其他家人在受困兩天後被順利救出。一家開車狂奔雷伊漢勒市,就是知道有一個台灣中心,可以暫時安身。
土耳其災民表示,「在一分鐘內,整棟樓就像倒塌了一樣。我們在7樓,牆壁破裂。我從牆壁逃生,帶著我的孩子,去另一棟像是完全破碎的建築。」
台灣雷伊漢勒世界公民中心執行長裘振宇指出,「水跟電在短短的幾個月之內,是絕對不會恢復正常的。現在水,我要打水井;可是有水井不夠,還要電。電廠這件事情要接近2000萬,因為最貴的是在於電池。」
裘振宇9日晚間搭機返抵台灣,他說雷伊漢勒市目前沒水沒電,呈現無政府狀態。其他國際非政府組織都已撤退,台灣中心是當地唯一免費提供食物、水跟電的機構。
這次回來台灣,除了尋找救濟資源,也希望利用過921的經驗,讓台灣中心再進化,可以持續服務當地災民。
另外衛福部土耳其震災專案,截至9日下午5時,接獲捐款8148筆、8353萬餘元,各界愛心仍不斷湧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