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把白色恐怖畫進繪本,訴說台灣的人權故事!【獨立特派員】
|社會國家人權博物館自2019年開辦人權繪本工作坊,六年來累積超過60件創作,將台灣白色恐怖時期政治受難者故事轉化為繪本。這些作品涵蓋數字詩人曹開、馬來西亞籍政治受難者陳欽生等真實人物經歷,以及解嚴後校園監視等議題。館長洪世芳強調人權教育應從小扎根,該計畫持續培育人權故事創作,讓更多民眾了解威權統治歷史,珍惜現有的民主自由。
-
-
「哈瑪星號」再度啟程,高雄百年鐵道重現風華!【獨立特派員】
|地方2024年11月30日,一聲悠揚的汽笛聲劃破高雄哈瑪星的天空,擁有百年歷史的蒸汽火車「哈瑪星號」正式復駛。這不僅是台灣鐵道文化保存的重要里程碑,更是無數鐵道迷、文化工作者與政府協力多年的成果展現。至今已吸引超過2萬名乘客體驗這趟穿越時空的旅程,重溫高雄作為台灣最早現代化港口城市的繁華歲月。
-
-
-
-
-
-
小港機場擴建中,南星新機場構想浮上檯面【獨立特派員】
|生活高雄機場長期面臨宵禁,成為發展的一大限制。市長陳其邁多次呼籲中央,填海造陸規劃一座24小時起降的國際機場。不過行政院其實2023年已經規劃,在現有的小港機場建新航廈,也正在進行第一期工程。這兩個計畫有哪些差異?如何滿足高雄未來的客貨運需求?填海造陸又可能面臨什麼難題?
-
高鐵南延屏東案拍板,高雄方案的挑戰!【獨立特派員】
|生活2024年底,行政院長卓榮泰宣布高鐵南延屏東路廊方案,確定採用高雄車站至到屏東六塊厝的「高雄方案」,也為南高雄的區域發展帶來希望。不過工程經費暴增,路線卻幾乎與台鐵重疊,效益如何?高雄車站周邊近二十年鐵路地下化的工程黑暗期,如今又要迎來高鐵工程,也讓居民憂喜參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