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
-
紀念館寄付文學家賴和濟項文物 予臺文館保存
|咱台灣佇日本時代的文學家賴和,是作家也是醫師、也是社會運動者。5月28是他的生日忌,賴和紀念館把共賴和的文物捐予臺灣文學館,希望這寡文物會當有閣較好的保存和應用。(這條新聞標題、前言是臺語文。)
-
鳳山縣新城古蹟門額佚失 民間收藏捐贈
|地方清領時期因應林爽文事件而新修築的鳳山縣新城,原東南西北等城門共有6塊門額,有3塊佚失多年。不過高雄一戶林姓人家中,他們前天通知高市府前來查看,才得知石板門額的歷史價值,決定將門額捐贈給高雄史博館。
-
鳳山縣新城古蹟石匾 民間捐予高雄史博館收藏
|清領時期因為林爽文事件,舊城予人攻破,抑若新修築的鳳山縣新城,原底東南西北等城門有六塊石匾,過去煞因為保存無好,有三塊無去;但其實有兩塊,長年保存佇高雄一戶姓林的人家厝內,林家昨日通知高雄市府來查看,才知影石匾的歷史價值,決定共石匾捐予高雄史博館。(這條新聞標題、前言是臺語文。)
-
埃及木乃伊防腐原料首分析 來自亞洲與黎巴嫩等地
|文教科技古埃及人會製作木乃伊保存遺體,因為他們相信人死後,來世還會返回軀體重生。跨國研究團隊最近首次分析出木乃伊防腐的確切原料,其中竟然有來自亞洲的樹脂。讓人驚嘆古埃及人不僅國際貿易頻繁,對於不同物質的特性也瞭若指掌。
-
蘭陽大橋25億改建須拆舊橋 涉歷史建築仍卡關
|地方台9線蘭陽大橋由於橋梁底部高度不足,曾因為颱風溪水暴漲,有過封橋紀錄,公路總局計畫以25億元進行改建,但牽涉到一旁的舊蘭陽鐵公路橋是歷史建築必需拆除,至今仍未獲文資委員同意,改建案還無法進行。
-
南鐵地下化挖出19處歷史遺構 工程延宕1年以上
|文教科技正在進行中的台南鐵路地下化工程挖出大量歷史遺構,包括清朝大北門城垣遺跡、人骨、糖間遺構等等。立法院交通委員會及交通部長王國材今(13)日上午前往考察,交通部鐵道局南工處坦言,的確挖出19處遺構,正積極處理中,原定明年底完工的期程,確定至少將延後1年以上的時間。
-
白色恐怖受難者「殘存竹叢」遭毀 北市府:修復後強化巡查
|政治位於台北市六張犁山上的戒嚴時期受難者墓區,曾經埋葬200多位白色恐怖受難者。結果近期被民眾發現,具備歷史意義的代表景觀「殘存竹叢」,被不明人士剷除和破壞。市議員和相關單位前往勘查,未來會強化巡查,也會和受難者家屬還有學者討論後續的處理方式。
-
113年歷史「燃藜第紅樓」遭偷拆 2嫌違反文資法送辦
|文教科技有113年歷史的桃園中壢區「燃藜第紅樓」,傳拆除危機,桃園市政府文化局2月17日緊急公告為暫定古蹟,不過,26日劉姓持分地主僱用吳姓怪手司機,拆除燃藜第三合院右側房屋,兩人因為涉犯文化資產保存法及毀損罪嫌由警方函送偵辦。
-
-
雲林北港義民廟5文物通過古物審核 文觀處:保存義民文化
|文教科技雲林北港義民廟內有4座墓塚,包括3座義民塚與1座義犬塚,是少數廟塚合一廟宇,廟方4年前自費請學者專家展開文物普查,選定官服義民爺公神尊、同治5年款義民香位牌等共5件文物,向雲林縣政府申請登錄一般古物,現在經雲縣府審核通過,將協助保存、展示5件古物,希望讓更多民眾知道義民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