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權統治時期,國民政府為管制及監控原住民族,於1950年代設置「山地治安指揮所」。228將至,人權館與原文會合作,透過歷時一年半的影像紀錄,讓社會了解原住民族白色恐怖的歷史記憶。山地治安指揮所是什麼?當年的原住民族經歷了哪些事?
宜蘭縣在白色恐怖時期,曾發生羅東紙廠案,也被稱之簡文憲叛亂案,共6人被處死,包含被認為是首謀的簡文憲。他的么孫將爺爺的人生故事,在原為羅東紙廠的中興文創,以4個篇章展出,展期到26日。盼讓更多人知道,當初爺爺決定成為共產黨,是時代給予的選擇。
國家人權博物館出品的VR電影《無法離開的人》,透過VR沉浸式體驗帶領觀眾回到1950年代,感受政治受難者的故事,並在今年威尼斯影展勇奪沉浸式競賽最佳體驗大獎。導演陳芯宜指出,這是一群秉持堅信的價值,勇敢起身反抗政府威權者的影片,人權館也肯定影片獲獎,期許更多人看見台灣的歷史,關注人權議題。
台灣在每年的2月28日都會舉辦各種紀念活動來悼念戰後初期的白色恐怖受難者,國際間也有類似的活動。1981年在哥斯大黎加發起的「國際失蹤者日」紀念活動,除了希望年輕一代不要忘記歷史教訓,也要求各國政府拿出辦法找到當年失蹤的受難者下落,並致力於維護人權、防止國家機器又被拿來奴役人民。
「拍謝少年」樂團發表上新的MV出巡,地點是佇景美人權園區,因為歌曲故事就是白色恐怖事件,捌牽涉52年前「泰源事件」的白色恐怖受難者蔡寬裕,嘛佇MV出現,伊tshuā領電氣神將佮車隊,親像廟會繞境,閃閃爍爍的燈火,真鬧熱。拚場藝術撞擊藝術總監 李文政表示:「阮想欲共彼个空間改變,希望逐家去彼个所在,去看內底所在,是足鬧熱的活動,足華麗、足媠的,因為歷史佮問題你換一个角度看」這支MV上特別的就是邀請九
香港國安處29日拂曉出擊,拘捕《立場新聞》含前任董事何韻詩等6名前、後任高層。香港政治評論人桑普認為,此拘捕行動打響香港「白色恐怖」前哨戰,但人在,茶就不涼,每個人都能在不同地方以不同角色,做好自己該做的事。
位於新北市新店的國家人權博物館、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前身是在威權統治時期的景美看守所,園區當中的建築、植物,對於政治受難者和家屬來說都具有重要意義。但有民間團體指出,園區要進行景觀工程,沒有先對外進行溝通說明,就粗暴砍除或移植具有紀念意義的樹木,要求暫緩施工,並依法提報珍貴樹木和文化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