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七五事件屆滿13年,人權團體今天在民意代表的陪同下,呼籲世人莫忘這場大屠殺案,也批評台灣至今仍有大型企業標榜使用新疆番茄,間接成為壓迫維吾爾人的幫兇,要求制定「供應鏈企業責任法」。
在聯合國通過「強迫勞動公約」92週年前夕,勞權及人權團體今(27)日共同舉行記者會,呼籲政府制定「供應鏈企業責任法」,確保勞動人權不被侵害,並且藉由立法提升台灣的勞動人權形象,避免受到國際社會制裁。
英國以1億2000萬英鎊與非洲盧安達簽訂的「非法移民安置計畫」,經過2個月籌備,第一架原定遣送偷渡客出境的包機,在起飛的最後一刻,遭歐洲人權法院以「機上個案待審理」為由攔截,讓強生政府的顏面盡失。而英國民間團體對這套「難民外包」政策所發起的司法訴訟,更是從倫敦法院、上訴法院,一路打到高等法院。
聯合國人權專員巴舍萊,在15日對於上月前往中國視察人權的情況表示,這並非是調查任務,而是一趟尊重促進人權的機會。不過這趟行程,在出發之前就已經被抨擊,交了報告以後,也被認為根本是「白跑」。
就在新疆警方機密洩漏「新疆警察檔案」的文件後,由於內容涉及對維族穆斯林逮捕、受虐等情事令北京當局相當難堪,25日由國家主席習近平與聯合國人權高專巴舍萊視訊,為中國人權紀錄辯護,表示人權問題上並不存在理想國。
爭議許久的新店瑠公圳迫遷案,法院今(27)到場履勘。不過屋主因接觸疑似確診者,目前在家自主健康管理,人權團體及關心民眾到場聲援,希望法院暫緩強制執行。而司法事務官則未進屋,只就可進行測量的部分,進行履勘。
美國國務院公布最新人權報告,點名中俄等9國侵害人權民主,更列出中國24項重大侵犯人權的作為,而台灣表現良好。之前被中國以「顛覆國家政權罪」判五年的人權工作者李明哲,國台辦證實李明哲將服刑期滿,將會依法釋放。
公視《獨立特派員》視訊專訪兩位烏克蘭的人權工作者,其中一位因為人身安全受到威脅, 從首都基輔逃到烏西,仍時刻感受到俄軍壓境的威脅;另外一位則選擇留在基輔,投入醫療團隊,繼續為戰火下的同胞服務,她說知道台灣和他們站在一起,有我們的支持很重要。
考量中共迫害人權,國際社會出現抵制北京冬季奧運的聲浪,時代力量立院黨團因此提案。公民團體今(1)日也舉行記者會,強調沒有人權就沒有奧運,呼籲立院一定要通過這個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