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跨濁水溪連接彰化縣和雲林縣西螺大橋,已經有70年歷史,且具有文資身分,但近期有民眾發現,大橋路面的瀝青破損,甚至出現小窟窿,高低落差有8公分以上,恐讓行經的機車騎士有摔車風險。彰化縣政府表示,接到民眾反映後,將請廠商利用瀝青貼片填平路面,避免用路人有行車安全疑慮。
歷史悠久的台南市「學甲上白礁」,獲文化部審議通過,今年9月列為國家重要民俗,目前全國登錄國家重要民俗共22項,台南市就有6項。慈濟宮表示,從2018年向中央表達爭取,同時積極找回失落的傳統藝陣,通過審議,對廟方來說意義非凡。
今(12)日是農曆7月15中元節,鷄籠中元祭因為疫情停辦2年,實體踩街活動昨日晚間在基隆市區進行迎斗燈遶境遊行活動。以今年主普黃姓宗親會斗燈為首,接續各姓氏宗親會斗燈與花車,在市區道路進行遶境遊行。鷄籠中元祭起源於1855年,是台灣歷史最悠久的民俗祭典之一,也是第一個被指定為「重要民俗」類國家文化資產的節慶,傳承至今即將邁入第168年,今年由黃姓宗親會輪值主普,遊行結束後,各宗親會水燈頭,午夜在八
台南市後壁區荔園衍派黃宅日前傳出出售消息,不過,老宅是菁寮老街觀光區內,現存完整、最具代表性的巴洛克式建築,台南市文資處緊急將黃宅列為暫定古蹟,同時進入審議程序,辦理文化資產價值評估。如果審議結果通過,就可以開始爭取進行一連串的修復工作。
無形文化資產的火燈夜巡活動,在昨(27)日晚間進入重頭戲,嘉義縣長翁章梁帶領民眾高舉火把,在嘉義布袋市區夜巡,眾人隨神轎出巡遶境,沿途鑼鼓喧天,相當熱鬧。廟方表示,去年因為疫情停辦,希望今年疫情趕緊退散,也和旅遊業者合作,讓更多人體驗嘉義的人文特質。
日治時期興建的「大屯郡役所」是台中著名的歷史建築,近期市府進行修復工程。不過2樓卻出現灰色大型的加蓋物,貌似鐵皮屋的外觀引發外界議論。文資處強調,希望外界尊重文資審議委員會與建築師的專業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