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屏溪擬再鑿50口水井抗旱 農民憂影響玉荷包灌溉

高雄大樹是玉荷包主要產地,當地沒有灌溉渠道,農民多半是自行鑿井應變;但由於南部水情持續吃緊,為提早應變,水利單位預計在高雄大樹區、緊鄰高屏溪畔,挖鑿多口抗旱水井;就有部分農民擔心同樣用地下水灌溉的玉荷包,之後會因灌溉不足而歉收,對此水利局澄清,兩者取水深度不同,沒有搶水問題。

玉荷包果樹底下灑著水,要讓果樹好好吸收肥料等養分。高雄大樹是玉荷包主要產地,目前已進入開花期,由於當地沒有灌溉渠道,擔心著果期灌溉不足,會導致果實偏小或歉收,不少農民會自行鑿井應變。

大樹荔枝農陳先生表示,「水源一定要足夠,沒有鑿井的就要想辦法用大水桶載水來澆。」

農民多數認為,只要別像去年在授粉期時下雨,今年玉荷包應該能豐收,但由於南部近期水情吃緊,水利單位為提早應變,預計4月底前,包含既有11口井,大樹區內的高屏溪畔將有61口抗旱水井,部分農民擔心會讓同樣用地下水灌溉的玉荷包,在重要的著果期供水不足。

大樹荔枝農民指出,「要再鑿這些井,就是不能去影響到我們以後這裡的地下水源,讓在地這些農民要用卻抽不到水。」

高市府水利局專門委員黃柏棻回應表示,「既有抗旱水井11口,以及未來再開鑿的50口深水井,其深度都是在100至150公尺,與農民所鑿的水井,取水層是在淺水井,兩個是不一樣的潛水層。」

水利局澄清,抗旱及灌溉水井深度不同,沒有搶水問題。南水局則表示,因應乾旱,抗旱水井的開鑿具有急迫性,且經評估,高屏溪流經大樹這段的地下水蓄存量豐沛,抽取後容易回補,才選定鑿井位置,當地也設有觀測井監看地下水結構,請農民不用擔心。

專題|改造地獄路 台灣行人路為何難行?

相關議題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