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米
-
台積電高雄廠有調整 魏哲家:原28奈米改先進製程
|產經台積電今(20)日下午舉行線上法人說明會,公布第1季營收167.2億美元,順利達成原訂的167億至175億美元目標,約新台幣5086.3億元。總裁魏哲家首度指出,高雄設廠計畫有調整,不過並非外傳的撤出,而是將原先規劃的28奈米,調整為先進製程。至於美廠部分,傳出台積電向美國政府,尋求150億美元的建廠補貼,但反對分享超額利潤,台積電低調回應還在和美國政府密切溝通,不透露細節。
-
缺水新解方? 陽明交大教授研究阿茲海默症類澱粉蛋白濾海水
|文教科技台灣山高水急,不易留住水資源,再加上極端氣候影響,最近幾年都面臨缺水危機。陽明交大思考仿生材料對海水淡化的可行性,利用造成阿茲海默症的「類澱粉蛋白」來傳輸水分子,甚至達到讓海水100%脫鹽的神奇效果。
-
傳台積電美廠將產4奈米晶片 王美花:不會有技術外移問題
|產經台積電美國亞利桑那廠,美國時間6日將舉行移機典禮,美國總統拜登也會出席。原本這座新廠預計生產5奈米晶片,根據彭博社報導,新廠2024年啟用後,將立即生產4奈米晶片。原因是蘋果等美國客戶,要求台積電供應更先進製程晶片。台積電對此沒有回應,不過,經濟部長王美花表示,美廠4奈米製程,不會有技術外移問題。
-
台積電高雄7奈米廠將暫緩 魏哲家:不會改變製程
|產經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總裁魏哲家今(11)日證實,高雄7奈米廠將會暫緩,但不會改變製程,之後會擴產28奈米製程。國發會主委龔明鑫表示,台積電會持續投資台灣,先進製程也會根留台灣不用懷疑。學者分析,台積電會這麼做,主要是因為客戶訂單從7奈米轉為5奈米,為了不讓7奈米的產能利用率惡化,才暫緩設廠。
-
路透社:美10月擴大晶片輸中禁令 中國商務部表達不滿
|全球根據路透社的報導,美國政府將在10月份發佈新的法令,對中國技術出口的管制範圍將擴大到半導體晶圓14奈米和14奈米以下的產品與生產設備。特別是可能用於軍事用途的人工智慧AI晶片,中國將被列為出口黑名單。對此,中國商務部則表達強烈不滿。
-
有效抑制新冠病毒活性 222奈米波長紫外線不傷人體
|環境全球疫情還沒結束,科學家用盡一切方法消滅新冠病毒,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最近就成功,以新型的「222奈米波長紫外線」,讓包括新冠病毒在內的所有微生物失去活性。紫外線消毒行之有年,例如波長254奈米,就常用於食品或醫院,不過不能有人在場,以免傷害皮膚眼睛;222奈米波長儘管略短,但能殺毒滅菌,而且不傷人體。
-
勞部調查:3D列印操作 易排放奈米級微粒
|生活3D列印是十分創新的科技應用技術,不過勞動部調查發現,3D列印操作時,會排放出奈米級的細微顆粒,以及揮發性的有機化合物,如果沒有做好通風,並且戴N95等的防護用具,長久下來,可能會有肺部受害的職業傷害。
-
台積電7、28奈米廠落腳高雄 最快2024年底量產
|地方台積電確定落腳高雄,2022年將在高雄楠梓蓋7奈米和28奈米晶圓廠,地點就在中油高雄煉油廠舊址,而這塊土地的汙染整治期程,也從原定的17年,大幅壓縮到2年半。對於台積電設廠可帶動產業發展及就業機會,大部分市民普遍期待,但整治加速可能造成的二次汙染、設廠後的水電能否負荷,甚至房價飆漲等問題,也都讓環團及民眾憂心。
-
【更新】傳台積電2奈米廠將落腳橋頭科學園區 環團估每年高雄增61億度電
|環境總統蔡英文連任政見之一「高雄橋頭科學園區」開發案,今天進行第二次環評初審。由於近日傳出台積電2奈米廠,可能落腳「橋科」,環保團體推估,「橋科」開發、加上台積電設廠,用電、用水量將會相當驚人。環評委員要求開發單位,評估園區全面使用回收水的可行性等,等到資料補正後,再繼續審查。中崎有機農業專區將被徵收,因為南科管理局預計在這裡打造262公頃「橋頭科學園區」,上午環保署線上舉行第二次環評初審,南科承諾會
-
法研發攜式檢測器加入駱駝奈米抗體 準確率可達9成
|過去有研究證實,駱駝身上的奈米抗體,可以對抗SARS和MERS病毒。有法國研究團隊,把奈米抗體放進檢測器中,拿來做為新冠病毒檢測工具,準確率達到90%。另外還有研究發現,有不少康復者,在痊癒超過半年之後,嗅覺失調的症狀還是存在。 USB大小的檢測器,連接上手機,將採集到的樣本放置在電極上,簡單動作就能檢測否染上新冠病毒。這款由法國研究團隊製作的原型檢測,號稱比現行PCR檢測速度更快,準確率達到九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