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螢火蟲

  • 清明連假螢火蟲季開跑 一文了解哪裡賞螢?如何降低衝擊?

    |環境

    每年3月至6月有機會見到最多種類的螢火蟲,各地紛紛推出賞螢活動。全台灣已知有超過60種螢火蟲,不過有些種類因人類行為早已絕跡。今年可以去哪裡賞螢?賞螢該如何避免降低衝擊?

  • 久旱不雨 南投螢火蟲食物減生長期遭推遲

    |環境

    久旱不雨,生態林相與民眾生活都受到影響。例如南投桃米社區螢火蟲比往年還晚現身,當地推估與水中食物變少有關。高雄則因為水情燈號轉為橙燈,即將實施減量供水,市轄焚化廠游泳館宣布開放場次減半,展開省水大作戰。新竹縣大鹿林道今(23)日發生火警,天乾物燥水源又少,救災成了考驗。

  • 東勢林場復育30萬隻火金蛄 志工ﰓ民眾賞夜景

    |

    火金蛄閃閃爍爍,佇山頂飛來飛去,看起來真媠。每一冬的四月中,就是火金蛄的季節。佇臺中的東勢林場,因為彰化縣農會經營了袂䆀,生態保育完整,今年的火金蛄數量按算有30萬隻。彰化縣農會總幹事張建豐表示,「在我們水資源的保育,還有生態的保育,我們做得非常的完整,所以我們復育螢火蟲的成績相當的不錯。」火金蛄是環境指標蟲豸,東勢林場有欲倚兩百甲的土地攏無噴農藥,對復育火金蛄有幫贊,是台中看火金蛄真受歡迎的所在

  • 台大農場擴大水路復育螢火蟲 盼打造永續校園建設

    |文教科技

    台大位於大安區的校園,相對綠意盎然,是難得的都市綠洲,為了打造更生態永續的校園,校方在台大農場內,擴大水路,並進行螢火蟲復育,營造更豐富的生態系。

  • 視察烏溪伏流水工程 蘇貞昌:袂送水4工停3工

    |

    欠水的問題,中央積極開發水源,包括彰化烏溪伏流水工程,行政院長蘇貞昌也落南視察施工情形。另外也有民眾煩惱講,若準繼續無落雨,限水措施敢會越來越絚。蘇貞昌表示,目前應變中心無用4工停3工的規劃。 台灣遭遇嚴重乾旱,連30幾年來,出水從未間斷的湧泉口也乾涸。 沒有水,土太乾,螢火蟲也不來了,比起往年4、5月賞螢季有上萬螢火蟲飛舞,今年數量大減九成,水情吃緊的還有苗栗、台中、彰化等地區,已經實施供五停

  • 「出水仔」天然湧泉乾涸 台南市祭出節水獎金

    |

    台南市楠西區的梅嶺風景區,高海拔處有個被稱為「出水仔」的地段,顧名思義就是具有天然湧泉的特色,更是復育螢火蟲的重點地區,但最近因為少有降雨,出水點從不間歇竟然也乾涸,連帶螢火蟲數量也受影響。另外,面對旱災台南市府更祭出百萬節水獎金,鼓勵民眾節水,一起度過缺水危機。 30幾年來,從來出水不曾間斷的湧泉口,竟然也乾涸,只剩下濕潤的土壤,一旁的連接用山泉水的管線,也是乾乾的。 梅嶺風景區發展協會總幹事許

  • 大安森林公園生態池遭野放螯蝦 恐難根除

    |

    去年有學者在大安森林公園的生態池進行研究,發現疑似被野放的螯蝦,經確認是變異種大理石紋螯蝦,每個禮拜約可捕捉200多隻。初步發現螯蝦會剪掉水生植物,破壞螢火蟲的棲地,導致螢火蟲數量減少。 研究人員從生態池內拉出捕蝦籠,倒出數量不少的螯蝦。這些螯蝦身上有明顯的大理石紋,在去年就已經發現入侵大安森林公園的生態池。研究人員指出,此種螯蝦可行「孤雌生殖」,不需公母配對,一隻就能產下子代,繁殖能力驚人,牠們

  • 金門推動螢火蟲復育 成立保種中心

    |

    在老一輩金門人的記憶中,滿天螢火蟲的景象並不陌生。不過數十年來,人為開發使得螢火蟲幾乎在金門消失。近年來,金門就開始推動螢火蟲復育計畫,除了推動友善農法保護棲地,也建立了一處「螢火蟲」保種中心。 黑夜中的點點綠光,為金門的夏日夜晚帶來驚喜,也是螢火蟲繁衍新生命的重要信號。 然而,野溪水泥化、人為開發、光害、農藥汙染等問題,都使得螢火蟲的生存越來越艱難。根據調查,一種名為條背螢的水生螢火蟲,已經幾乎

相關標籤

近期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