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季
-
今年颱風季估提前報到 梅雨季恐成「空梅」
|生活今(18)日晚間起到下週二,會有兩波移動型梅雨鋒面通過,累積雨量恐怕有限。民間氣象公司觀察,目前綜合各國模式預測,今年的梅雨季恐怕很難出現典型的滯留梅雨。下週海上熱帶擾動旺盛,颱風季可能將提前報到,恐怕讓梅雨季成為「空梅」。
-
水位傷低ﰈ靠礁 石門水庫薑母島4/11起撤碼頭
|全臺灣的水情絚篤,佇咧石門水庫內底的薑母島,因為水量下降,對4/11就欲暫時共碼頭撤掉;今連南投杉林溪的水沖都愈來愈細港。統計目前,全臺灣水庫的抾水量,石門水庫干焦賰四成五,曾文水庫是賰一成外。有專家就指出,這陣若欲等甲黃酸雨來,上無著閣愛擋到5月26。(這條新聞標題、導言是臺語文。)
-
中南部降雨量和日數少 氣象局:水庫解渴得等梅雨季
|生活中南部久沒下雨,導致屏東北大武山步道相當乾燥,植物枯黃,日月潭水位的持續下降,短短半個月驟降3.5公尺,氣象局表示,面對中南部降雨量及降雨日數都偏少,主因還是連續3年的反聖嬰現象,但隨著赤道東太平洋海溫回升,反聖嬰事件也逐漸減弱。中南部水庫要解渴還是得等到梅雨季。
-
3月春雨偏少 南部旱象紓解望5月梅雨季
|生活氣象局發布最新天氣預測,預估今(2023)年春季氣溫氣候偏暖, 雨量偏少,南部旱象紓解,恐怕要等到5月梅雨季。經濟部長王美花被問及水情嚴峻,對於農業衝擊嚴重,經濟部表示會協調調度用水,休耕機制也都會滾動檢討。
-
梅雨季釀洪災 尼泊爾、印度近50人死亡
|全球6月到9月是印度和尼泊爾的梅雨季節,但今年大雨直到現在快10月中都沒有停,導致再度爆發洪災。印度北部的北方邦,有上百個村莊被大水圍困,約10萬人受到影響,目前已有18人不幸罹難;鄰近的尼泊爾南部,也因暴雨引發洪水和土石流,導致35人身亡。
-
台東縱谷結穗稻子多空包彈 授粉不全及日照短影響
|地方台東縣縱谷地區的農民最近發現已經結穗的稻子發生空包彈的情況,沒有稻米,影響產量。專家說,可能跟梅雨沒有直接關聯,跟農民早插秧和授粉期間遇到下雨授粉不全比較有關。而根據台東氣象站統計,今年1到5月累計日照時數只有87小時,是近10年來最少,有農改場專家認為,日照時間變短也會造成稻米生長延緩。
-
黃酸雨來.對流發展當旺 全臺各地頭攏拚大雨
|早起,氣象局針對臺中以南的縣市發佈大雨特報,臺南、高雄攏落雨落甲淹水,甚至有樹仔倒去、車路點仔膠必開,閣有徛家失電。目前對流雲系已經走去臺東,未來幾日全臺灣天氣攏無穩定。
-
梅雨鋒面漸北移 午後西半部有短時強降雨
|社福人權周末影響台灣的梅雨鋒面,今天會逐漸北移,中午過後西半部有短時強降雨的機會,明天起鋒面遠離,天氣晴朗炎熱,不過周六會再有一波梅雨鋒面報到,但這也將是今年梅雨季的最後一波梅雨鋒面。 梅雨滯留鋒面,1日週二,仍在台灣上空,不過,結構已經減弱,未來兩天將逐漸北移,氣象局預測,週二中午過後,西半部和東北部,仍會有短時強降雨的情況發生 氣象局簡任技正伍婉華說明:「今天就是鋒面向北移動,影響我們
-
今年首波梅雨鋒面周三報到 中部以北、東半部有機會降雷陣雨
|社福人權台灣面臨嚴峻旱象,氣象局表示,梅雨季首波鋒面將在周三報到,中部以北和東半部會有機會下雷陣雨,南部也會有局部降雨的機率。周六又會有另一波鋒面移進,不過會帶來多少降雨?還要再觀察。 正式進入五月梅雨季,但周末各地天氣晴朗,大台北上午11點半氣溫已站上30度,氣象局觀測,未來七天內可望有兩波移動鋒面接近台灣,第一波時間點就落在5月5日周三,中部以北和東半部地區降雨會比較明顯。 氣象局預報員張承傳說明,「
-
氣象局預估今年梅雨量偏少 南部大雨可能需到5月中下旬
|社福人權中南部缺水嚴重,外界都在期盼梅雨季的到來,氣象局表示,大範圍持續性降雨的時間點可能落在5月下旬後,不過整體來說,今年梅雨季總雨量可能偏少。 中南部缺水嚴重,旱象何時能解,氣象局發布最新梅雨展望,預測今年梅雨季5到6月的總雨量以偏少到正常機率較大。 氣象局預報中心主任呂國臣指出:「今年的春天雖然說溫度還是偏暖,但是降雨部分是極端偏少,尤其從去年年中到今年春天整個同期的雨量是極端偏少,這個反聖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