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南二期稻作2.8萬公頃休耕 農民憂影響地力恢復
溫正衡/台南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由於南部水情不佳,農委會8日宣布嘉南二期稻作3至6組,2.8萬多公頃全面休耕。其中台南市後壁區占3000公頃,農民憂心常態性休耕影響地力恢復,衝擊稻米相關產業。為此,農政單位也表示休耕為不得不的決定,會持續向農民溝通說明,也會討論因應措施,設法降低衝擊。
走進南部最大的曾文水庫大壩區,工程人員正在組裝抽泥船的機具。這個地點可以用來組裝機具,可見水情狀況差。
時序邁入7月,全台更已1400多天無颱風登陸,南部水情依舊不佳,曾文、烏山頭水庫合計僅1.12億噸。
為此,農委會8日宣布嘉南二期稻作,3至6組2.8萬多公頃全面休耕,影響至少10多萬農民,更是南台灣史上首度全年稻作休耕。
農田水利署嘉南管理處組長黃義銘提及,「二期稻作供灌需水量,大概需要3億多噸,跟水利署還有署裡面他們大家來檢討,覺得要全部灌溉風險比較高。」
南水局說,曾文、烏山頭水庫,4到5月合計降雨量只有614毫米,相較於同期少了2.4億噸水量,水情不佳影響供灌。其中,台南市後壁區稻田達3000公頃,連續3年一期稻作都休耕,這次二期稻又休耕,嚴重衝擊相關稻米供應鏈。
後壁區農民表示,「看政策,我們也沒辦法,政府說他沒水要休耕,你也不能不去,你還是要申請補助,不然你不去申請,我們買水還是要錢。」
另一名後壁區農民提到,「你補助給我們,像我們自己做的還沒關係,你如果做別人的,地主還要跟你拿一半,你想青農敢返鄉嗎?」
碾米廠執行長黃麗琴說道,「經營得越大,當然他受到衝擊也越大,有很多機械還必須繳貸款的情況下,我一下經濟來源斷掉了。」
休耕按照以往規定,農民雖然可以領到每公頃9萬6000元的補助,不過也有不少農民卻認為若休耕成為常態,一定會影響到台南稻米產業發展,農產分工的稻米產業鏈也將面臨生存危機。
對此,農政單位也表示,會持續下鄉向農民溝通說明,協助度過難關。
徐珮華/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