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3月至4月大批紫斑蝶會從高雄茂林向北遷徙,途中會經過雲林林內鄉觸口段停留繁衍下一代。但今(2023)年因氣候等因素,目前紫斑蝶北返時間延後約半個月,這兩天好天氣,林內觸口段陸續記錄到北返紫斑蝶,但蝶量會不會因今年缺水等因素影響,還有待後續的觀察。
每年11月到隔年3月,越冬型的紫斑蝶和小紋青斑蝶會往南遷,到高雄、屏東和台東一帶山區過冬,等春天再北返棲息地。但前幾年觀察到牠們飛到台東的時間有愈來愈晚的現象,今年到現在也只有少量發現。在台東初鹿牧場,前兩年冬天都還出現紫斑蝶大量出現在園區種的高士佛澤蘭採花蜜,但今年數量就大幅減少。專家認為,可能是和這幾年冬天氣溫偏高有關。
雲林林內的寶隆紙廠,佇日本時代是行政中心,後來改做紙廠,也拋荒真久,佇十外年前,規畫欲改做公園,雲林縣政府這馬共這个所在,打造做林內紙蝶生態地景園區,也請藝術家來創作,做伙來看覓。
雲林林內鄉寶隆紙廠,過去日治時代是林內庄行政中心,但隨著產業結構轉變,紙廠在1996年停產,廠區閒置荒煙漫草影響市容。2010年經寶隆公司申辦新興自辦市地重劃,將原本紙廠生產區劃設為公園,保留風車、水塔、紙漿槽等,現在雲縣府將打造林內紙蝶生態地景園區,由藝術家以在地元素進行創作,吸引更多遊客前來。
每年的3、4月,大批的紫斑蝶會從高雄茂林向北遷徙,途中會在雲林的林內停留,林內鄉今年的紫斑蝶季也在今天登場,而紫斑蝶的數量,預估在清明節前後會達到高峰。
台灣紫斑蝶生態保育協會,4日在國道三林內段,拾獲一隻標放紫斑蝶,經查詢是去年12月17日在茂林生態公園標放,歷經77天飛行100公里到林內。紫斑蝶生態保育協會表示,這也是歷年紀錄中最早發現的一天,加上今年山區水氣豐沛,食源生長情況好,遷移情況應會比去年好很多。
罕見的渡冬型紫斑蝶和青斑蝶,在春天過後會北返,可是現在夏天,卻大量的出現在台東。在台東縣的初鹿牧場,這一兩個星期就出現大批紫斑蝶和青斑蝶,也因為疫情牧場人少的關係,斑蝶盡情飛舞採蜜,成了非常特殊的景觀。
每年清明節前後,紫斑蝶都會過境雲林林內鄉觸口段,但今年目前遷徙數量大減,對此台灣紫斑蝶生態保育協會表示,往年過境林內鄉紫斑蝶量平均20萬隻,但目前僅記錄到2萬到3萬隻,是自從96年開始紀錄紫斑蝶遷徙以來,蝶量最少的一年,是否因為今年氣候缺水等因素影響,則需要再研究探討。 拿著捕蝶網,紫斑蝶協會人員正在記錄紫斑蝶遷徙的狀況,但這幾天卻只有零星少數紫斑蝶。因為每年清明節前後,來到雲林林內鄉觸口段,都能
臺南東山區的東山國小為著欲推廣食農生態教育,特別規劃全臺灣上大上完整的食農生態基地,學生囡仔,也變做食農生態的守護者。 細漢囡仔穿雨鞋,佇田裡播種,台南東山國小的學生,當咧這上學校的食農生態課,學種番米的眉角。 佇台南東山區,不管山、丘陵或者是平原,應有盡有,生態豐富,為著推廣農業生態,東山國小和當地社區合作,規劃這片計共2.6分的地,包括水田、網室、猶閣有火金姑和蝶仔的休睏地,計共6个區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