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役延長年底宣布 新式教召等6個QA一次了解全民國防

根據《兵役法施行法27條》規定,退伍8年內的後備軍人,得受國防部教育或勤務召集,原則上以4次為限,每次不超過20日。但國防部得視軍事需要酌增年限、次數及時間。
新式教召和舊式哪裡不同?
不論是新舊教召,都是以「後退先用」為原則,即靠近退伍時間的後備軍人,因相對熟悉軍事訓練,因而會先接到教召令。
新式教召14天 訓練時數增60小時
舊式教召於當年1至2月寄發預告書,教召天數5至7日,2年1訓,每日津貼軍官900元、士官800元、士兵700元。射擊訓練12小時(手槍15發、步槍21發、機槍33發、迫砲17發),戰鬥教練12小時(班戰鬥教練、排戰鬥教練)。
新式教召天數增加至14日,於前1年12月寄發。目前試行年年施訓,每日津貼為舊制1.5倍,軍官1350元、士官1200元、士兵1050元。射擊訓練28小時(手槍35發、步槍45發、機槍69發、迫砲34發),戰鬥教練56小時(行軍宿營、班攻擊及防禦、工事構築、戰傷急救、地形地物利用、障礙物破壞與通過、戰鬥間各種狀況處置)。

新式教召1次抵舊式2次
由於新式教召有助於戰力提升,比例將逐年增加,明(112)年起規劃增加新式教召訓練人數7000人,人數從1.5萬上升至2.2萬人,增加5.2%,舊式教召比例下滑。
由於訓能不足,舊式教召不會廢除,而是採雙軌進行,因此兩種教召任務會有所差別,14天期所受訓練是戰鬥部隊規模;而具醫護等專長人員,任務以勤務為主,則受5至7天勤務部隊訓練。
國防部表示,因為新式天數較長,考量公平性,教召次數1次抵2次;舊式教召天數較短,次數相對增加。
離開崗位14天 工作怎麼辦?
20人以下中小企業,超過2員工同時接受教召,半數可以申請免召。而根據《兵役法施行法》第73條,職工與學生接受教育、勤務及點閱召集或國民兵徵訓,視為「公假」。
國防部表示,為因應不同的狀況,提前1年發放教召預告書,若患有嚴重疾病、已出國、家庭發生重大事件等因素,在緩衝時間內可和國防部依個案進行協調。
志願教召相關辦法何時出爐?
後備軍人接受第5次教召起,每次完成訓練將由機關會部隊頒發獎金,全民防衛動員署署長白捷隆表示,確切金額目前仍在與行政院做最後確認,預計本月對外公布。
預計明年1月公布的志願教召申請辦法,透過網路系統登記,將以退伍8年內為優先,若員額足夠,則開放12年以內。
恢復1年制兵役?
國防部長邱國正7日在立法院質詢提到,由於兵役延長茲事體大,正相當縝密地和各部會協調,初步規劃年底前公布兵役延長消息,而且基於政策延續性,不論內政部人員有更迭與否,都不會影響。
後備戰士員額減少 可能裁撤?
國防部為了提升整體戰力,參考美國國民兵週末戰士,招募後備戰士,每月入營2日、每年1次演訓,定期返營服役,全年至少在營隊29日。發給日薪、待遇按志願役現役軍人給予基準。
邱國正表示,今年員額大幅減少僅46人,後續會依照各軍種所需要的額度進行人數增加,但也會審慎考慮投入的成本和效益相比,是否值得續行此制度。
自救指南 全民國防手冊何時修訂完成?
今年4月國防部公布一版全民國防手冊後,民眾多表示內容只有說「要做什麼」,卻沒有說「要怎麼做」,國防部回應,仍與地方政府溝通中,修訂後的精修版預計在112年4月之前會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