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聯準會於台灣時間凌晨宣布升息1碼,而中央銀行今(23)日召開今年度首場理監事會,總裁楊金龍宣布升息半碼即0.125百分點,目前重貼現率1.875%創下8年高點。
日本物價上漲,學生制服也跟著變貴,一整套要花家長大約台幣1萬2000元。負擔不起的家庭開始尋找二手貨,而有販售二手校服的店家表示,今年的銷售額已經比去年同期翻了1倍。
德國面臨能源、物價上漲,為了減輕民眾經濟壓力,柏林的「新國家美術館」,決定未來每個週四下午4時到8時,讓民眾免費入場。顧及民眾荷包的同時,也希望吸引更多人接觸藝術。
被視為日本物價領先指標的東京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去年12月年比前年同期增加4%,達到40年新高,連續7個月超過日本央行BOJ設立的2%通膨目標,高物價也促使日本11月份家庭支出下滑,外界密切關注這是否將促使央行,進一步調整寬鬆貨幣政策。
國發會公布了11月的景氣燈號,一口氣衰退6分,來到近13年半的新低點,正式轉為低迷藍燈。而中央大學也發布12月的消費者信心指數,總指數為59.12點,創下13年又3個月新低。有學者認為,製造業的景氣還沒有落底,而勞動市場也持續惡化,因此明年想依靠內需來撐經濟可能不樂觀。
中央大學發布12月消費者信心指數總指數為59.12點,創下13年又3個月新低水準。學者認為,製造業景氣還未落底,勞動市場持續惡化,明(2023)年想靠內需撐經濟恐怕不樂觀。
物件一直起價,計程車也喝欲起價。北北基幾若个計程車工會認為,油錢、車資的成本攏咧起,疫情過後,坐車的人閣變少;加上計程車起跳的價數,七年攏無調過,建議愛對70箍起跳增加到100箍。市政府公運處表示,最近會安排時間審議。
根據內政部公佈上新的統計,全臺灣大約有85萬5千間空厝,空厝率有9.52%,是這3年來上懸的。而且疫情了後,欠人欠材料,起厝成本增加,甚至有建商厝起到一半無繼續起。學者認為,這是少數,顛倒會當予市場有警覺。而且市面上厝傷濟,若準欲買厝,有講價的空間。
日本物價漲得很兇,帶動民眾購買即期商品的風潮,還有業者把當天打烊前賣不完的麵包放進自動販賣櫃,打折繼續賣,很受消費者歡迎。另外在南韓,為了避免浪費食物,明年起將改變食品標示,從現在的販售期限改成有效期限,讓食物不必太快被丟掉。
受到新冠疫情、烏俄戰爭及通膨影響,日本物價、油價上漲,日幣走貶嚴重,讓許多中小企業差點無法經營下去。現在開始有地方特產業者利用自動販賣機,在不同地區設點銷售,增加營收。還有即期品業者,增加收購賣相不好、貨運退單的商品,以低價方式出售,為許多家庭節省開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