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眾議院以350票贊成、80票反對,通過國防授權法案,5年內提供臺灣100億美金的軍事援助,也要求國務院佮國防部,代先處理臺灣買軍事武器的請求。這个法案按算後禮拜送到參議院表決,拚這個月月底通過了後,交予美國總統拜登簽署生效。另外,有學者認為,考慮著中國一日到暗威脅臺灣,咱會當佮美國討論,買神盾艦或者是刺針飛彈等等的武器。
美國支援的反戰車與小型防空飛彈,被專家視為烏克蘭得以抗衡俄羅斯的關鍵。不過在全球供應鏈受阻之下,要在短時間內挪出數量足夠的武器來支援烏克蘭,連身為西方國家之首的美國也覺得力有未逮。對此,在美國國會即將推出的2023年度國防授權法案中,就規定國防部必須尋找更多合格的上下游包商,提高零件的庫存標準,來因應緊急狀況下的需求。
國軍近期在屏東展開神弓操演,今天上午進行雙聯裝刺針飛彈測考,但共機在上午也進入我方西南空域高達15次,挑釁意味濃厚;而為了落實國防自主、提升國艦設計等相關能力,高雄興達港的國家船模實驗室今天正式成立,預計在114年完工。
美國總統拜登日前表態會用軍事捍衛台灣引起國際熱議,國防部長邱國正今天上午指出,自助才會有人助,並不會因為一句話就高興產生依賴,針對外離島傳出將部署人攜式刺針飛彈,邱國正證實有納入考慮,但不會依靠單一武器就認為天下無敵。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戰事中,烏軍利用肩射型刺針防空飛彈與反裝甲飛彈重創俄軍,讓許多人認為台灣應學烏克蘭,全面發展不對稱戰力,但陸海空三軍武器系統差異甚大,若全面以不對稱戰力作為建軍標準,並不妥當。國軍應思考,重要的武器發展或採購計畫,應該尋求配套與支援措施,確保這些關鍵裝備的存活率,並積極思考哪一些不對稱戰力的發展方向,對台灣真正有用。
烏俄戰火至今已逾3週,在烏克蘭軍民的頑抗抵禦入侵下,俄羅斯進攻陷入膠著,這場21世紀的現代戰爭世界關注,面對強敵隨伺在旁的台灣,義務役役期是否該延長引發各界關注。陸軍退役少將于北辰主張,4個月的軍事訓練,搭配14天教育召集便已足夠,他認為,不是人多就等於有戰力,而是必須把人放在必要位置,才能有效提升戰力。
俄烏衝突延燒,烏克蘭利用西方國家提供的刺針防空飛彈與標槍飛彈,重挫俄軍,美國日前首度批准向烏克蘭運送刺針飛彈。這兩款武器方便搬運,操作簡單,隱匿性高,殺傷力強大,國軍也有向美方採購,專家分析,共軍若登島作戰,標槍飛彈能在城鎮戰發揮最大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