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氣候暖化影響,各國進入夏季,陸續出現38度以上高溫和熱浪,就連有8成土地被冰雪覆蓋的格陵蘭,也因為異常高溫,7月中連續3天,每天有將近60億噸的水流進海洋,總計相當於流失720萬座奧運泳池的水量,嚴重影響科研基地的物流和運作。
濁水溪出海口長久以來因為缺乏植被,每年東北風季節常引起沙塵,嚴重影響當地民眾生活,為了解決揚塵問題,第四河川局與雲林縣府聯合治理,以水覆蓋、綠覆蓋等工法改善環境,現在甚至成為野鳥樂園,目前四河局將再斥資4700萬元結合地方創生打造成生態基地,讓民眾能到此遊憩。
行政院長蘇貞昌到屏東,出席臺鐵高雄機廠遷建屏東縣潮州車輛基地的啟用典禮,面對有民代質疑,提早開放國境是輕忽病毒,蘇貞昌說這是為了顧生計,政府會在兼顧防疫的考量下調整。
由中國出資,來協助柬埔寨海軍基地的改造工程,在8日正式動工。對於有美國媒體引述官員談話,認為這個基地的新設施,是要提供給中國海軍獨家使用。但這個論調,被柬埔寨官方駁斥,更反批是美國擔心地區的影響力削減,才不希望看到柬埔寨發展。
日本沖繩縣15日將迎接戰後回歸50週年紀念。而近期,因為中國艦艇群,時常在西太平洋第一島鏈活動,還有俄烏戰事的延燒,這也促使自民黨政府,計畫要加速部署導彈和地面部隊,把沖繩打造成「自衛隊島」。但島上居民,對於家園要變成軍事碉堡,又或者是軍事攻擊目標的這種發展並不樂見。
俄烏戰事第18天,烏克蘭靠近波蘭邊境一處軍事基地被轟炸,烏方表示至少35死及134傷。烏宣稱俄軍戰線非常靠近北約,北約表示轟炸時沒有自己人,當天伊爾平頻遭砲擊美國記者雷諾喪生,也是開打以來第一位死亡的外國記者。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戰事已經邁入第19天,俄軍13日空襲烏克蘭西部軍事基地,距離北約成員國波蘭只有25公里,目前得知已經造成35人死亡、超過100人受傷。俄軍不只從陸地攻擊,現在也已經封鎖黑海,要孤立烏克蘭的海上貿易。至於最新一輪談判,在台灣時間今(14)日下午4時30分以視訊方式進行。
俄烏邊境情勢緊張,儘管俄羅斯釋出撤軍訊息,不過美方並不全然相信,美國總統拜登15日表示威脅仍在;隨後傳出烏克蘭通報國防部及兩家銀行遭駭客攻擊,西方安全專家認為是俄羅斯所為,不具名的美國及歐洲官員表示盟邦將採取行動反制。
台中市社會局有一個自立培植基地,藏身在巷弄中一處翻新的老屋,協助中低收入的弱勢家庭,解決就業與財務規劃上的困難,今天是正式揭牌,未來計畫每年輔導200個弱勢家庭順利進入就業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