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取自Climeworks) -
巴爾的摩凱伊橋倒塌 為何重要橋梁一撞就斷?
|全球美國巴爾的摩市凱伊橋,在當地時間26日凌晨1時許,遭到貨輪碰撞倒塌,救援單位推定有6人罹難。這起碰撞事件是怎麼發生?為何凱伊橋遭船撞擊即斷裂?船的撞擊力道有多大?抑或橋梁結構有問題?
-
-
-
新總統上任、國會立委洗牌後,將形成什麼樣的政治新局面? 選後觀察站/誰來當院長? 一文分析政黨新舊山頭的變與不變
|政治2024大選落幕,一場政治結構重組才正要開始。新總統上任、國會立委洗牌後,將形成什麼樣的政治新局面?會造成派系如何消長?國會面臨三黨不過半,誰可能坐上立法院長及行政院長大位?
-
選後觀察站/政黨新局如何布署? 不分區名單與派系看端倪
|政治2024大選結果出爐,總統交棒,政治局面將再度迎來劇烈變化。我們選出來的當選人,背後可能牽動政黨未來數年的布局,派系更是其中運籌帷幄的關鍵。藍、綠、白三黨有何打算?政治學者從不分區立委名單,分析各黨派系現況。
-
-
假訊息擾台/看完會憤怒「就是這樣!沒錯!」 認識假訊息的操縱機制
|政治自2016年英國脫歐公投與同年美國總統大選起,各國政府與學者意識到假訊息的危害性,紛紛投入調查。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社交機器實驗室研究指出,相對於真相,假訊息能夠傳播得更快、更廣,原因在於假訊息通常會用聳動、情緒性的字眼,來誘導人轉傳。台灣事實查核中心提醒,在接觸到會誘發憤怒情緒的可疑訊息須更加小心。
-
假訊息擾台/一年內8成3民眾曾接獲 選前假訊息如何散布?
|政治瑞典民主多樣性中心(V-Dem)調查,台灣連續10年排名「受境外假消息攻擊嚴重度」世界第1,選前更是假訊息密集散布的時期。事實查核中心指出,根據過往選舉經驗,除了生活類假訊息等固定班底外,近期因投票日逼近,抖音上也出現許多選務、作票相關的假訊息。陽明交大傳播與科技學系教授陶振超指出,假訊息的目的更是極化社會、破壞民主基礎。
- 2021年
- 2022年
- Meta
- ...
- 假訊息
-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
- 觀察
- 訊息
- 討論
- 謠言
- 議題
- 2020年總統大選
- 2024年
- 2024總統大選
- 4大公投
- 8月
- Adam
- Dcard
- LINE
- PTT
- TikTok
- YouTube
- 中共
- 中國
- 中間選民
- 九合一選舉
- 介選
- 俄羅斯
- 傳統
- 全球
- 公投
- 分數
- 副秘書長
- 區域立委
- 印度移工
- 台灣
- 台灣選舉
- 國安
- 國安局長
- 國會
- 媒體
- 影片
- 影音
- 影響
- 息影
- 成本
- 排放
- 擾台
- 支持者
- 攻擊
- 政府
- 政治
- 政治人物
- 政黨
- 新聞
- 核廢水
- 民主
- 民眾
- 法務部
- 流量
- 深偽影片
- 生活
- 社會
- 社群平台
- 福島核廢水
- 科學
- 立委選舉
- 立法委員
- 網路
- 總統
- 總統大選
- 美國選舉
- 美豬進口
- 臉書
- 萊克多巴胺
- 設計
- 認知作戰
- 調查
- 調查小組
- 調查局
- 論壇
- 路徑
- 通訊軟體
- 造謠
- 選前
- 選務人員
- 選舉
- 選舉賭盤
- 開票
- 陽明交大
- 作票
- 境外勢力
- 開票結果
- 食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