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美洲為主的馬雅文明,是考古研究的重點項目之一。而現在有考古團隊,經由光學雷達科技,掃描了瓜地馬拉的原始森林,發現埋在森林下方的古馬雅遺跡,其中還發現到連結了上千個聚落、長達177公里的公路網,有可能是全球第一個「高速公路系統」。
法國和瑞士交界的森林盛產雲杉,是全球知名提琴的木料來源。雲杉木質輕彈性佳,可讓弦樂器產生絕佳共鳴;受到氣候變遷的影響,歐洲的「提琴森林」也面臨存續危機,樂器木業供應商和製琴師都擔憂,未來10年提琴弦樂器可能面臨斷貨的風險。
如果從北極圈高空鳥瞰地球,會發現在北緯50度到70度之間,有一圈環狀的寒帶針葉林,從北歐、俄羅斯,跨海綿延到加拿大與美國阿拉斯加,像是一頂綠色皇冠,被稱作北方森林。它的吸碳淨化功能,不亞於亞馬遜雨林,但也同樣面臨生態破壞風險。加拿大境內的北方森林,就面臨著油礦業開採,以及野火、暖化、蟲害夾擊,天然碳儲存寶庫備受威脅。
極端氣候衝擊咖啡產業,尋找能抗乾旱等天災、具備氣候韌性的咖啡品種,也被認為是減緩氣候威脅的方式之一。東非莫三比克的咖啡物種,具有高度環境耐受性,深具潛力。而當地國家公園就以種植咖啡,當作復育森林計畫的一部份,可說是一舉多得。
面積10公頃的小港森林公園於2019年落成,完工時水泥地就接近4公頃,水泥化非常嚴重,市政府規劃在森林公園腹地闢建小港運動中心,選定區域是草皮、樹木密集的地點,也讓護樹團體以及當地居民出面抗議,發起連署要市府換地方興建運動中心。
蕈菇是歐洲人的廚桌上不可或缺的食材,民眾也會隨著時節走入森林,在瀰漫芬多精的氣息下採食野生菇類。今(2022)年夏季受到乾旱影響,法國和瑞士採菇季節也延到入秋才開始。很多採菇人善用手機圖鑑App判定野生菇類能不能吃,瑞士和法國則提供野菇鑑定服務,避免民眾誤食中毒。
森林的新鮮空氣和芬多精讓人身心舒暢,在海洋也有森林的存在。這些海底森林由大型褐藻所構成,是地球上億物種的誕生地。科學家發現受到氣候變遷的衝擊,加州和澳洲沿海幾乎看不到海草,海草復育工作迫在眉睫。
今(2022)年最大規模熱浪籠罩美國加州,多處飆出攝氏40度以上極端高溫,用電暴增導致分區停電,州長呼籲民眾節電共體時艱。此外天乾物燥也讓南部森林野火難以控制,造成4人死亡,數千人逃離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