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部水情吃緊 中央設旱災應變中心調度水源
溫正衡 王柔婷 孟昭權 / 台南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南部水情吃緊,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前往嘉南地區視察灌溉整備,強調會經由埤塘、民間水井等多元水源來降低對水庫的水源依賴。中央也將從3月開始成立旱災應變中心,調整南部各縣市的水情燈號,也會調度水源,希望能度過旱災。
來到台南新化虎頭溪嘉南大圳南幹支線視察,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表情凝重。老天遲遲不下雨,南區水資源局表示,去年降雨量近30年來最低,曾文水庫集水區降雨量比百年大旱時期還少112毫米。
南部超過560天沒有大雨,白河水庫蓄水率21.33%、烏山頭水庫39.98%、曾文水庫23.71%,都拉警報。嘉南地區是全台重要的農業生產區,農委會擬定春季抗旱灌溉計畫。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說:「我們只要給農民適當的水資源,那絕對可以確保4萬2千公頃的雜作生產,來滿足我們糧食安全。」
陳吉仲說,去年透過補助讓一期稻作停灌,但還有4.2萬公頃的雜作要灌溉,將搭配埤塘、民間水井等多元水源,完成這次春季雜作供灌。不過農民憂心的是未來,本身家中也栽種稻米的無米樂稻米促進協會總幹事張美雪透露農民對於缺水的顧慮。
台南市無米樂稻米促進會總幹事張美雪表示,「我現在也很擔憂,春雨沒來,接著梅雨也都沒來的時候怎麼辦。我們二期作的插秧,可能就要延後到8月之後。」
南部水情嚴峻,行政院定調3月1日成立中央旱災應變中心,屆時除了調整南部各縣市的水情燈號,也會採取調度、節水及水庫的整備等5個面向來因應。希望南部縣市度過這波旱季,撐到7月颱風季。
陳祖傑/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