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太鞍溪堰塞湖潰壩後,災民重建的漫長考驗【獨立特派員】
|環境花蓮馬太鞍溪潰壩釀成嚴重水患,災後超過半個月,地方重建仍陷混亂。從自救會組織、安置爭議到學校兼作避難所,災民的努力與政府的應變落差,暴露出基層災防體系的斷層與資訊不透明。當臨時收容逐漸結束,真正的挑戰才開始,如何在重建過程中兼顧生計、文化與社區韌性,考驗政府整合能力,也考驗社會對災後長期支持的耐心。
-
馬太鞍堰塞湖致災,防災體系存在那些缺口?【獨立特派員】
|環境花蓮光復鄉馬太鞍溪上游堰塞湖潰壩,短短數分鐘淹沒聚落,造成至少18人罹難。災情揭露的不只是天然災害的威脅,更暴露出政府防災與疏散體系的嚴重斷層——居民未接獲撤離簡訊、疏散指令遲緩,導致逃生不及。災後中央與地方互相指責,救援物資調度混亂;反倒是民間救援力量在第一時間挺身而出,承接災民最迫切的需求。
-
-
鰲鼓濕地泡水多日,是天災還是人禍?【獨立特派員】
|環境2025年7月丹娜絲颱風挾帶西南氣流豪雨,重創嘉義東石鄉鰲鼓濕地森林園區,造成嚴重淹水災情,積水逾40天未退,園區被迫封閉至9月底。此次災情不僅凸顯地層下陷持續惡化的問題,排水設施功能不彰、台糖養豬場上萬頭豬隻溺斃、生態環境遭受衝擊等多重危機更一一浮現。這片每年吸引近300種鳥類造訪的重要濕地,正面臨極端氣候與管理失能的雙重考驗,候鳥季前景令人憂心。
-
從培訓到退役,台灣運動員在資源缺口中掙扎【獨立特派員】
|社會中華職棒傳奇選手林智勝於9月7日在最後一場比賽中以全壘打作結,生涯累計305支全壘打,穩居中職全壘打王。這場完美落幕的背後,凸顯出台灣運動員退役後出路的結構性問題。多數未能躋身頂尖舞台的運動員,面臨職涯銜接困難、缺乏社會支持的困境。隨著運動部於9月9日正式掛牌,首位部長即為兩屆奧運金牌加持的退役羽球選手李洋,社會各界期待透過制度改革,能為運動員提供更多元的職涯選擇與保障。
-
台師大女足抽血案,揭開體育教育長期問題!【獨立特派員】
|社會台灣師範大學女足隊爆發教練周台英強迫隊員抽血進行人體實驗事件,不僅引發校園霸凌與研究倫理的爭議,更突顯體育教育中權力不對等的結構性問題。事件自去年底爆出後,歷經立委陳情、學生公開指控到教育部、國科會及衛福部介入調查,各界高度關注。最終,周台英遭解聘並被註銷教練證,但相關真相與責任仍待釐清。本案已超越單一個人行為,反映台灣體育制度長期存在的沉痾。
-
達賴喇嘛宣布「轉世制度」延續,藏人未來將何去何從?【獨立特派員】
|社會今年恰逢圖博(西藏)精神領袖第十四世達賴喇嘛丹增嘉措90歲生日,由於達賴喇嘛年世已高,他的轉世人選在近年備受關注,值此關鍵時刻,他在印度達蘭薩拉發表聲明,證實轉世制度將延續,同時指定「達賴喇嘛甘丹頗章基金會」為唯一有權認定轉世靈童的機構,引起全球藏人社群的關注與期待外,也激起中共強烈反彈。此舉不僅牽動宗教命派,更涉及政治權利的角力。
-
-
-
政治、性別對立嚴重,南韓社會能否重新對話?【獨立特派員】
|社會南韓在經歷戒嚴的憲政危機後,迎來一場提前舉行的總統大選。這場選舉不僅揭示體制的沉痾與媒體的侷限,更加劇了性別與世代之間的對立。面對政治極化、經濟困境與青年就業危機等挑戰,南韓社會正走在一條尋求縫合與復原的道路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