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國際書展閬2冬,1/31欲開始囉。這次冊展的主題國是波蘭,波蘭書協佮波蘭臺北辦事處做伙合作,共欲用各種面向予民眾了解波蘭的點點滴滴。(這條新聞標題、前言是臺語文。)
共NASA的天文圖翻譯做台語的天文學家,蔡安理,這學期佇咧臺師大開「台語天文課」,吸引來自無仝學校、無仝學系的學生選修,做伙用台語學天文、用天文學台語。
目前在台灣已經有台灣文學館和宜蘭文學館等不同的文學場館,但首都台北卻遲遲沒有興建類似場域。台北市府和民間單位合作,推動台北市的文學館設立,並在今(19)日舉辦「台北文學館」籌備處的掛牌儀式,在海內外有將近400位文化人都獻上祝福,期待能用更多元的方式,帶領民眾接近文學。
臺灣男子-葉石濤是臺文界的重要作家,經過日本時代佮戰後,葉石濤規世人注心咧為臺灣書寫。就算經歷白色恐怖,伊也無放棄,佇解嚴進前完成台灣文學史綱。少年導演許慧林用3年外的時間,共葉石濤的一生翕做紀錄片,希望有藝術和文學的新對話。
台灣已故文學家葉石濤,一生經歷日治時期、二二八、白色恐怖,直到21世紀政黨輪替,他在小說、文學評論等各領域,數十年筆耕不輟,更是撰寫《台灣文學史綱》的第一人。導演許卉林、監製林靖傑等團隊,歷經了3、4年時間,以舞蹈、舞台劇等模式,拍攝紀錄片《台灣男子葉石濤》,希望能讓更多人認識這位傑出的台灣文學家。
華倫堤娜.布坦可今年19歲,出身基輔(Kyiv),現為烏克蘭最大出版品銷售平台Yakaboo的國際市場發展部主任。她認為,「戰爭」表面上是一個直接關乎存活與否的問題,但在混亂失序的戰時階段,人們會試圖理解與形塑自我,她說,文學不僅能讓讀者了解「我是誰」,也能在戰事中扮演心靈的庇護所。
12日晚間,事件視界望遠鏡召開全球記者會,公布銀河系中心超大質量黑洞照片,雖然人馬座A星離地球較近,但質量較小,難以觀測。加上黑洞附近的氣體移動速度接近光速,其造成的氣體擾動導致影像變化速度過快,必須使用更複雜的成像技術,才能取得足夠清晰的照片。
嘉義出身的畫家-陳澄波已經過身75年,嘉義市美術館佮陳澄波文化基金等單位做伙舉辦「人.間-陳澄波佮畫都」的展覽,除了畫家的創作,閣有伊佮藝術家朋友批信往來的收藏,這展覽嘛結合文學、音樂佮劇場內容,希望民眾透過無仝的感受,來認捌這位真重要的臺灣畫家。
文學紀錄片《他們在島嶼寫作》,以電影規格來記錄台灣文學家們的創作身影,至今已經推出了13部紀錄片。而今年要推出第3系列,將會以5部影片,來描繪7位作家,在人生中持續創作的文學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