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300外公頃的嘉義布袋、鹽田溼地,是渡鳥過冬的主要地點,嘉義縣政府佮雲嘉南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最近舉辦渡鳥季活動,邀請民眾以袂影響渡鳥揣食佮生湠的方式,推廣欣賞鳥仔的觀光發展。
近來有鳥友在嘉義布袋目擊到有一隻黑面琵鷺,腳上夾著捕獸鋏飛行,憂心牠的安危,鳥友們發動搜尋,希望盡快找到,為牠拆除獸鋏治療。而在宜蘭礁溪一處大排,也發現一隻瀕危的東方白鸛,虛弱無法飛行,農業處獲報趕緊帶回照顧,目前狀況穩定。
台南安南區海尾路2015年開闢後,綠道兩側魚塭生態豐富,近幾年也常捕捉到黑琵蹤跡。而今(2022)年第1批飛來海尾魚塭的黑面琵鷺,近期也被台江流域志工捕捉到身影,約有30幾隻,近年來最多,市區也可以看黑琵,讓山海圳國家綠道更添景點。
每年9月起黑面琵鷺陸續到訪渡冬,今(2022)年10月起數量明顯增長。嘉義布袋的鹽田濕地,數量從11日的170多隻,飆高到951隻,創歷年新高;而高雄茄萣濕地這兩天數量也突破百隻,但鳥友也發現鄰近的永安濕地因乾涸,黑琵棲息量大減,目前只有30多隻。
黑面琵鷺來台度冬,今年的第1隻在9月10日中秋節飛抵七股保護區後,陸續又來了10多隻,而前幾天的國慶連假期間更突然暴增到468隻,吸引不少賞鳥民眾。而且今年的黑面琵鷺保育季,要尋找傷癒野放第3度來台,編號T85的黑面琵鷺。
黑面琵鷺往年度入冬先頭部隊,通常在中秋節或是教師節前後飛抵台南,去年是在9月28日發現第1隻。而今年第1隻黑面琵鷺則是在9月10日被發現,而台南市生態保育學會志工觀測到目前已達6隻左右,也研判未來陸續會有黑面琵鷺的先頭部隊逐漸趕來。
今年12月間,保育志工陸續在安南四草保育區及私人魚塭,發現8隻黑面琵鷺受傷。其中3隻傷重死亡;另外5隻經過診斷、治療後恢復健康。因此,今(31)日上午5隻黑面琵鷺也正式野放。
台灣黑面琵鷺保育學會上月13、14日,連續兩日於台南七股頂山鹽灘發現癱倒的黑面琵鷺,保育人員於第一時間救援,隨後送醫進行救治,診斷查出肉毒桿菌中毒,經全力搶救終於康復,7日上午也由黃偉哲市長親自野放。
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13日普查黑面琵鷺度冬族群,雲林、嘉義、台南、高雄等四地總計3315隻,超越去年同期的2045隻,增加1300多隻。台江國家公園研判,除了台灣環境變好更適合黑琵度冬外,跟全球氣候變遷也有關係,而11月初並非黑琵的最大量階段,推測12月至明年1月,還可能有新高數字出現。
上週六台南鹽水溪口出現黑面琵鷺疑似肉毒桿菌中毒1死1傷,而傷病黑琵送也被往動物醫院救治,經台南市動保處備有抗肉毒桿菌毒素血清施打後,恢復狀況良好。 經過施打肉毒桿菌血清治療後,原本軟腳沒活動力的黑面琵鷺,已經活蹦亂跳,後續再經過相關單位檢查後就可以野放。台南市鹽水溪口2日被鳥友發現有黑面琵鷺疑似中毒,1隻已經明顯死亡、1隻軟腳無法站立,隨後相關單位趕緊把傷病黑琵送往動物醫院救治,並通報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