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流感肆虐 農委會邀專家討論打疫苗利弊

禽流感肆虐,目前國內採取感染高病原全面撲殺政策,但有人認為應該開放施打疫苗。農委會下午舉行專家座談會,有專家認為施打疫苗弊大於利,但也有專家指出新型疫苗效果不錯。此外,也有專家質疑,政府補助打造水簾式密閉禽舍,但防堵禽流感效果有限。

禽流感席捲全球,美日因此衝擊雞蛋生產導致價格飆漲。國內養禽場若確診高病原病毒需全場撲殺,有些農民損失慘重,因此提出打疫苗的想法。農委會今(24)日下午舉行專家會議,學者直言,打疫苗弊大於利,也有學者認為若真要打針,實務上不可行。

中興大學獸醫學院教授謝快樂認為,「風險面的分析,它實際上沒有降低很多,我個人的評價就是可能弊多於利。」

中興大學動物科學系榮譽教授許振忠也認為,「如果還是一隻一隻抱出來,用肌肉注射的話,我認為討論這個叫假議題啦,在實務面是做不到的。」

不過也有學者指出中國與埃及施打疫苗後,有其效果,也解決農民損失。屏科大學者指出,歐洲兩業者已做出有保護力、不排毒的疫苗。

此外,學者也質疑,農委會砸錢補助小型養雞場,改建成水簾密閉負壓環控禽舍的成效。

台大獸醫專業學院退休教授王金和表示,「美國他們的農場有三百多場,發生很大的,他們都穀倉而且都很密閉的,那還是沒有辦法防止它(病毒)進去。」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回應,「推所謂的非開放式,或者密閉水簾負壓式,在針對這種氣候條件改變,對它的生產的一個影響,而不是說是在解決禽流感。」

國內為了改善缺蛋問題,農委會向國外專案採購的雞蛋將陸續到貨。同時進口國擴大至10國,輸入台灣後仍會再次進行洗選、包裝標示。預計在29日以後與清明節期間,消費者可在通路上買到進口雞蛋,仍會走平價路線,一盒60到70元不等的價位。

相關議題

H5N1禽流感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