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5千種鴨染H5N1遭撲殺 防疫所擴大監測周邊禽場

國內家禽出現首例的新型H5N1亞型高病原性禽流感。這是在宜蘭五結鄉一家種鴨場,近日有鴨隻陸續死亡,被驗出是H5N1。宜蘭縣府緊急撲殺場內5000多隻種鴨,並擴大場區周邊禽場監測,農委會也正積極追查染疫原因。

一袋袋黑色塑膠袋被運出來,全是遭撲殺的種鴨。宜蘭五結鄉這家種鴨場,14日起陸續有鴨隻死亡,送驗後驗出H5N1亞型高病原性的新興禽流感病毒,是國內家禽首例。

宜蘭縣動植物防疫所長卓盟翔指出,「全球在流行的,主要在家禽流行都是H5N1,就是我們現在發現這株。只是我們台灣這幾年比較特別都是H5N2,尤其冬季啦,尤其候鳥南來北往,那其實目前就是禽流感好發的一個季節。」

宜蘭防疫所已銷毀場內5010隻種鴨,擴大監測場區周邊半徑5公里內的禽場;農委會則積極追查染疫原因。

但上半年鴨肉短缺,現在又正值冬季進補、需求大增,外界也擔心是否會波及養鴨業。養鴨協會澄清,種鴨與肉鴨不同,影響不大。

中華民國養鴨協會理事長林金發說明,「(兩個月前)肉鴨的量就起來了,所以都沒有缺鴨的問題。然後宜蘭這個是一個研究單位,跟我們產地不相關,它要傳染到產地來的機會,應該也是不高。」

協會表示,只要疫情不是發生在產地,對肉鴨產量及價格影響不大,已提醒各業者嚴加防範。但也有餐飲業者擔心,民眾分不清兩者差別。

烤鴨業者說:「(民眾)他們不會去分肉鴨還是種鴨。種鴨就是在配種用的,根本沒有賣出來食用;肉鴨就是一般普遍烤鴨店(等)在用的。」

宜蘭防疫所懷疑是候鳥將病毒帶入,因為台南四草濕地近日也在野鴨排遺中,驗出H5N1新興禽流感病毒。雖農委會經檢驗確認兩案不相關,但台南市府同樣對事發地做大規模消毒,並監測半徑3公里內的3間禽場,防止疫情擴散。

相關議題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