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首次出現有禽傳人風險的H9N2病毒,農委會防檢局今(17)日下午公布,在金門發現首例養雞場驗出H9N2低病原性禽流感。由於這個病毒株首次出現在台灣,防檢局採取高規格的防疫處置,預防性撲殺了4551隻雞,而周邊半徑1公里另外2場禽場暫無異常,目前尚未發現傳給其他哺乳動物,也暫時不會暫停當地的肉品輸出。
防檢人員全副裝備進行禽場雞隻撲殺。防檢局17日證實,金門金寧鄉一處紅羽土雞場驗出了首例H9N2亞型低病原性禽流感。
防檢局金門防疫所長林政道說:「在人身上的話可能會造成輕微感冒症狀,在雞的身上也許是比較會不顯性的感染,雞隻健康狀況大致上都還不錯。」
由於此病毒株曾有禽傳人的案例,雖為低病原,金門防疫所人員仍採高規格防疫處置進行預防性撲殺,數量4551隻。疾管署表示包括禽場工作人員在內共21人,也進行健康追蹤當中。
衛福部疾病管制署副署長羅一鈞說:「對人還是屬於低危險性,撲殺作業都已完成,所以目前不至於有擴散的風險。」
疾管署進一步說明,目前H9N2禽流感病毒株,還是禽傳人的階段,尚未發生人傳人,但也提醒民眾不要接觸禽鳥,相關工作人員避免碰觸五官,降低感染風險。究竟病毒是哪裡來的,防檢局表示此株病毒的基因片段序列,與中國2021到2022年家禽、環境與人類等的H9N2病毒最為相近,不排除來自中國。
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長邱垂章說:「這個案例因為離中國大陸很近,所以它的基因比對比較相似福建這附近的病毒株,最有可能的就是候鳥帶過來的。」
防檢局表示將加強邊境管制和採樣,而疾管署也說明目前評估H9N2病毒株為低危險性,沒有發現傳給其他哺乳動物,對於金門的肉品輸出,暫時不會有所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