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座養鵝場傳H5N1禽流感 農委會:未來一週是觀察關鍵

全球H5N1型禽流感嚴重。農委會防檢局17日公布,主動監測發現,嘉義東石1處番鴨場與1處肉鵝場,都確診感染H5N1亞型高病原性禽流感。農委會表示,由於是經由候鳥傳播,是否還有感染增加,未來一週是關鍵觀察期,但目前不會影響產業。

防疫人員全身裝備進到這處鵝場,進行全場的撲殺。因為位在嘉義東石鄉的這處肉鵝場和另外一處番鴨場,都被驗出了感染H5N1亞型高病原性禽流感。嘉義縣家畜疾病防治所趕緊對周邊監測,也分別撲殺4621隻正番鴨和1066隻肉鵝。

嘉義縣家畜疾病防治所家禽防疫課長邱淑雍表示,「該兩場是雲林縣案例場,周邊監測所發現的,雖然鴨隻目視健康,並無死亡,但為避免疫情擴散,本所即啟動全面的撲殺清場工作。」

由於該肉鵝場是今(2022)年,H5N1的首座養鵝場,相關單位不敢大意。根據農委會統計,今年至今確定感染及撲殺的禽場有34例,而H5N1高病原性禽流感,在今年11月在宜蘭五結被發現後,陸續在台南官田和高雄路竹都傳出也被感染。農委會指出,由於是透過候鳥傳播,未來一週是觀察關鍵。

農委會副主委黃金城指出,「還沒看到它一場傳給下一場,這樣的跡象,基本上大概就是因為環境,它飼養的環境,因為有(外來的)鳥類、有候鳥,可能進到那個鴨舍裡面去吃飼料(造成感染)。」

農委會指出,由於最近天冷,透過候鳥遷徙將新興禽流感,傳入我國禽場風險高,場內也因為高度緊迫,容易造成快速傳播。提醒業者要加強阻絕外來禽鳥。但目前尚未傳播到陸禽,且今年將使用的數量已經宰殺完畢,暫時對產業不會造成影響。

相關議題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