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禽場第一次遭遇禽流感高病原病毒H5N1入侵,農委會初步判定尚未擴散,不過坦言情勢嚴峻,並表示變異的H5N1,禽傳人風險雖然大降,但此對鴨雞致死率高,鴨隻甚至還出現心臟及肌肉出血,呼籲養禽農民一定要做好防護,全力防堵。
在醫療新趨勢方面,癌症病患最擔憂癌細胞擴散到其他器官。過去乳癌病患一旦發現淋巴轉移,多半逃不過全切除淋巴結的下場,但眾多的併發症讓病患難以承受。新問世的磁性追蹤裝置可精準定位癌細胞的擴散路徑,搭配小範圍切除的手術,可加速病患的預後,包括歐盟和美國都已核准使用。
聯合國召開禁止核擴散條約的定期檢討會議。首度以首相身分出席的,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指出身為唯一在戰爭當中,有實際被核武攻擊的國家,日本呼籲國際社會落實裁減核武。而烏克蘭副外交部長,除了痛批俄羅斯企圖使用核武之外,還要求聯合國宣布禁絕所有核武,以及核分裂物質。
花東疫情擴大,指揮中心今將花蓮改列高風險區,花蓮縣政府統計,今天確診數爆增到146人,其中花蓮醫院院內確診群聚的人數,已由77人攀升到103人,也有從院內擴散到院外的情況。另外台東縣新增5例確診,連同14日無案號個案一共22例,其中包括縣府二級主管,已啟動分流辦公。
南部地區今天吹東風,嘉義和台南清晨出現大濃霧。正值上班時間,民眾車速都不敢過快,空氣品質部分,中午以前嘉義新港、台南新營和麻豆出現紅色警示,其他測站也橘色提醒。
台灣出現多例感染源不明的病例,防疫進入社區感染階段,感染科醫師呼籲,即刻起要擴大篩檢,有疑似症狀的民眾最好都採檢,另外有感染專家分析,這一次宜蘭和新北市的個案,也有可能和華航群聚事件有關。 因應基隆也傳出疑似有確診個案,市府派員到基隆火車站進行預防性消毒,台灣進入社區感染防疫階段,不明感染源讓民眾憂心,感染科專家分析,由時間點來研判,新北和宜蘭的個案,也許和華航機師以及諾富特群聚事件有所關聯,華航
台灣本島發現第一例牛結節疹的確診病例,各縣市動保防疫單位,全面防堵擴散,這次疫情點在新北,但主要養牛場都在中南部,只要疫情控制住,不會有太大影響,行政院長蘇貞昌也強調,牛結節疹不是人畜共通傳染病,不會有任何食安的疑慮,國人仍可安心享用國產牛肉及鮮奶產品。 黏蟲板、捕蚊燈,能增設多少就放多少,還有消毒、清潔工作也持續進行,因為台灣本島傳出第一例牛隻的「牛結節疹」確診,就怕疫情蔓延,養牛業者不敢大意。
受到大氣擴散條件不佳影響,雲林縣12日的空氣品質,都介於橘色提醒與紅害等級,上午9點斗六地區AQI指數飆破150紅害,主要污染物為PM2.5,環保局也通報教育處、衛生局,提醒縣內學校或民眾減少戶外活動,出門做好戴口罩等防護措施。 一片霧茫茫能見度只有2、3百公尺,因為受到大氣擴散條件不佳的影響,12日雲林縣空氣品質差,全縣空品介於橘色提醒與紅害等級,環保局啟動空品不良應變。 雲林縣環保局副局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確診病例,已經連續五週呈現上升趨勢。世衛組織認為,這應該是英國變種病毒的散播警訊。至於在美國和法國,也各自出現本土變異病毒,有些還可以逃過PCR核酸檢測。為了避免疫情擴散,德國下令,要延長封城到四月中,並鼓勵民眾在家度過復活節。 新冠疫情全球病例數連續五週上升,死亡人數也在連六週下降之後再度回升。世衛組織認為,這是變種病毒擴散加劇的一大警訊。 世衛流行病學家范科霍芙說:「上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