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265處科技執法 1到5月取締逾81萬件
吳雅瑜 彭耀祖/台北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台灣用路環境屢遭國內外人士抨擊是「行人地獄」,目前全國共有265處實施科技執法,今(2023)年1月到5月底,就取締了81萬多件。其中台北市啟用34處科技監控執法後,交通違規大幅降低9成5;行政院也將持續從教育、工程、執法、監理等4大面向,改善提升行人通行安全。
在台北市市民大道與敦化南路的西北角,市府在路燈上裝設攝影機進行科技執法。剛轉彎過來的計程車不顧行人正在穿越馬路,就這樣直接往前開,立刻被路口監視器拍了下來。也有一輛小貨車同樣也是沒有停讓行人,被攝影鏡頭拍得一清二楚。
民眾表示,「我覺得應該會比較安全一點,可能人家會比較警惕一點。」也有民眾認為,「整個市區的街道規劃就是有點混亂,導致就是機車、人跟一般的車都在搶路權,所以有時候會有沒停讓行人這種狀況,就是可想而知。」
台灣用路環境屢遭國內外人士抨擊是行人地獄,目前全國共有265處實施科技執法,光是今年1月到5月底共取締了81萬多件。
其中台北市共設置34處的科技執法,包括區間平均速率、高架道路多功能、路口多功能及違規停車等,在持續啟用後,交通違規大幅降低95.5%。
台北市交通警察大隊長陳勇華指出,「經過AI還有科技執法,整個電腦運算採證過程初步篩選出來以後,我們還會有員警來認證過濾。」
北市警局預計今年會再規劃建置4處路口科技執法,來有效嚇阻違規,降低攔檢風險與警力負擔。
行政院表示,將透過教育、執法、工程和監理等4大面向,結合中央及地方政府力量,讓行人交通事故能大幅減少,希望在未來3至6個月能看到成果。
陳祖傑/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