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平鎮工業區外圍偏僻道路旁邊坡,長期被人濫倒垃圾。里長號召環保志工協調清潔隊清運,預計25日清運完畢。地主預計下週設置圍籬管理,環境清潔稽查大隊將在該路段設置科技執法,揪出不肖偷倒業者和沒公德心的民眾。
交通違規時別以為沒看到警察就不會被開罰。台北、新北等縣市在去(2022)年12月宣布,在易出事路口執行多功能科技執法設備,能24小時監測加強取締,遏止違法行為。科技執法除了測速照相還有哪些?會怎麼抓交通違規行為?
台中市的知名景點一中商圈,每到假日遊客眾多,尤其最近解封後消費人潮湧現,當地垃圾量也大增。為了取締亂丟垃圾,環保局決定加裝監視器,24小時科技執法蒐證。
台灣的交通狀況,再次登上國際版面。瑞士的外交部網站,出現了對於台灣的旅遊須知提醒,以駕駛具有攻擊行為來形容。對此,交通部回應,以路口不禮讓行人的駕駛行為來看,從去(2022)年底開始,啟動全台64處的科技執法,未來會視情況增加,也會持續的宣導。
臺灣的交通狀況,真正變做國際笑詼矣。瑞士外交部的官方網站,出現臺灣旅遊提醒,講臺灣的駕駛有"攻擊行為",來形容臺灣人駛車橫霸霸。面對這款的講法,交通部表示,針對路口無讓過路人的駕駛行為,舊年底已經啟動全臺灣64位的科技執法,未來會看情形閣增加,也會繼續宣導。(此新聞標題、前言皆為臺語文)
宜蘭縣10個路口採科技執法,去(2022)年11月全數上路。但羅東鎮長吳秋齡認為,民眾臨停買東西或貨車上下貨都被開單,相當困擾,盼縣府提出配套。有機車族則認為,警方應好好執法,才會讓大家遵守交通規則。警方說,商家卸貨需求已經透過標線改善,協助解決。
深夜時,改裝車輛或高速行駛的車輛經過,都會發出不小聲響。有不少住宅區民眾反應改裝車噪音惱人,因此高雄市環保局斥資500萬元,在民眾檢舉密度最高地點,設置固定式科技設備,展開噪音科技執法,累計已開出800多張罰單。
12月1日起科技執法擴大,台南市新增17處執法路段,短短4天內取締7199件違規。像是未依標誌標線行駛、機車未兩段式左轉以及未禮讓行人等違規項目,警方強調執法目的在敦促民眾不要違規,確保用路人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