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盛達 常見關鍵字 文化 獨立 2024年 台灣 問題 環境 印尼餐廳進用聾人 店內設計充滿手語元素 2024-05-09 |社福人權 走出聾人村,峇里島其他地區的聾人也試圖創造一個聽聾和諧共存的環境。在峇里島南部,有餐飲集團願意進用聾人,還找來聾人擔任人力資源總監,負責人員進用,規劃教育訓練,餐廳充滿手語元素,成為一大特色。 峇里島 印尼 工作 教育訓練 ... 負責人 餐廳 2022年 人力 人員 公司 南部 廚師 環境 總監 設計 資源 阿滴 集團 餐飲 聾人村友善聾人理念 實踐於教育中 2024-05-09 |社福人權 在峇里島聾人村,聾人與聽人,彼此是家人、朋友,人人平等的概念就自然地融入生活。村里的小學,聾人跟聽人一起上課。由於這裡的手語只有村子裡的人才看懂,聾人在這裡除了跟聽人一樣學習知識與生活常規,他們也要學印尼手語,準備未來可以到村子外的學校繼續求學以及與外界接軌。 印尼 好朋友 孩子 峇里島 ... 老師 名字 學校 學習 家人 朋友 生活 峇里島聾人村 透過聾人舞展現文化特色 2024-05-09 |社福人權 相較台灣每1千人中就有3人有聽力障礙,在印尼峇里島的聾人村,1千人裡面就有14人,比例之之高全球罕見。他們透過傳統舞蹈聾人舞連結彼此,展現文化特色。也時常獲邀到各地演,吸引觀光客來訪,為當地帶來收入。 峇里島 傳統 收入 觀光客 ... 障礙 印尼 台灣 文化 村民 特色 舞蹈 跳舞 峇里島北部小村落 遺傳性聽損世代相傳 2024-05-06 |社福人權 在旅遊勝地峇里島,北部一個小村落,遺傳性的聽力損失世代相傳。雖然只有一部分的人聽不到,不過基於生活溝通,自然演變出只有當地人才看懂的手語,而且人人會比,成為當地的特色。互相包容、不分彼此的平等之地,則是世人的典範,聾人的烏托邦。 峇里島 北部 採訪 朋友 ... 烏托邦 世界 人才 公視 旅遊 溝通 生活 記者 流亡藏人在台灣,深度思考自由的意義【獨立特派員】 2024-04-17 |兩岸 流亡藏人歌手–龍珠慈仁,他和台籍伴侶在印度認識,結婚後來台,原本以為從此可以結束流亡生涯,卻因為無國籍者、台藏婚配的組合,遲遲無法獲得居留權。經過多年抗爭,2018年終於取得居留權的龍珠慈仁,開始以傳統藏地民謠創作者的身分活躍於台灣,也為島嶼的創作空間帶來另一種風貌。 傳統 台灣 流亡 獨立 ... 自由 身分 優人神鼓 創作 印度 地緣政治 婚姻 工作 收入 歌手 生活 社區營造 結婚 食農教育 赴中旅遊政策為何轉彎?觀光業者怎麼說?【獨立特派員】 2024-03-18 |政治 參加旅行團出國旅遊,是許多人心目中的度假首選。去年11月,政府宣布重新開放組團赴中國大陸旅遊。不過,交通部長王國材今年2月7日宣布,因為中國片面改變M503等航路運行方式,從3月1日起,禁止組團赴中旅遊。政策大轉彎引發業者不滿,這項禁令的爭議為何?政府的考量又是什麼? M503 中國民航局 旅行業 旅遊業 ... 業者 理事長 禁團令 航路 1月 2024年 6月 M503航線 M503航路 W122 中國 中國大陸 中華民國 交通部 交通部長 兩岸 台灣 國家 國家安全 損失 政府 政權交接 政策 教授 旅遊 海峽中線 淡江大學 獨立 立法委員 總統大選 航線 觀光 觀光業 觀光產業 記者會 質疑 開放 防空識別區 靜宜大學 飛航情報區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