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後易遇虎頭蜂 三十六計走為上策
陳佳利 葉鎮中/嘉義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遇到虎頭鋒時候真的要注意「三十六計,走為上策」,以避免遭到攻擊而受傷,而在時序入秋,是民眾最常遇到虎頭蜂的季節,也是通報摘除蜂窩的高峰期,而專業團隊如何處理蜂窩,還有遇到虎頭蜂時,要如何才能全身而退?
隨著天氣轉涼,捕蜂業務進入高峰期。誰能勝任這樣的高風險工作呢?俗話說,高手在民間。捕蜂隊員吳光輝說:「等下就是整個蜂窩,先把蜂敲擊出來,蜂驅趕出來之後,把蜂巢包住,這樣就差不多結束了。蜂盡量趕乾淨一點,蜂越少對民眾的威脅性比較不會那麼大」
在2017年以前,補蜂捉蛇業務由消防單位受理,但消防員長期面臨人力不足的窘境,捕蜂捉蛇業務排擠救火、救護與受訓的時間,2018年起,這項業務回歸農政單位,由中央補助三年經費,輔導地方政府培養人力與建立制度。
農委會林務局保育組長黃群策提到:「預估其實一年大概一億左右,但是這三年執行下來真正執行,前兩年大概都是7000萬左右,大概第三年、今年因為雨水比較少,所以可能需求比較多,大概是8400萬左右」
今年沒有颱風,蜂窩沒有遭到風雨破壞,數量會比較多,這表示民眾與虎頭蜂相遇的機會也增加了。
林業試驗所福山研究中心主任陸聲山說:「深色的衣物,尤其像頭髮,深黑色又毛茸茸的,是最容易遭受到攻擊的部位,所以通常我們會建議戴比較淡色的帽子,這樣子至少可以保護住頭部」
遇到虎頭蜂時,三十六計,走為上策。陸聲山主任也建議,移除蜂窩前先評估種類與地點,避免殃及無辜,因為虎頭蜂在大自然中,還肩負著為花授粉,捕食昆蟲的重要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