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植物萃取出的芳香分子「精油」或「純露」,用以改善人們的身心健康,稱為「芳香療法」。台灣已有醫師開設芳香醫學門診。但民眾要如何透過芳療提升生活品質?以科學實證的角度,看看植物的芳香分子,何以成為忙碌生活中平衡身心的力量。
國內海拔3000公尺以上的高山是特有種植物的天堂,不過學者指出,高山地區出現外來種植物入侵,研判可能是工程單位進行植栽工程,誤撒園藝種子或是中低海拔植株,這些物種反而強勢擴張,憂心珍貴的高山植物會因此滅絕。
立法院經濟委員會去年底完成《植物醫師法》初審,不過,醫界對於使用「醫師」一詞卻有疑慮,而設有植醫學程包括台大、中興、嘉義大、屏科大四校,發起連署支持植醫法,獲得4000人支持,其中也包括約百名農會總幹事與理事長力挺,希望讓法案能在本會期通過,能讓農業防治與管理制度更健全化。
嘉義的樹木園,由嘉義林試所、中埔研究中心管理、園區內底、日本時代留落來的宿舍。這馬整修好勢了後、辦頭一場的展覽,就是佮日本的染布藝術家合作、紹介、用植物染布的歷史。(這條新聞標題、前言是臺語文。)
祕魯海灘最近出現大量死亡的海獅,數量將近600頭,檢驗單位在牠們體內發現H5N1病毒;另外還有超過5萬隻野鳥,也是因為感染禽流感死亡。當局特別呼籲民眾,避免跟這些動物接觸。
近年來,各國紛紛展開保存物種計畫,期能盡力降低物種消失的危機。而全球最大規模的熱帶及亞熱帶植物保種中心就在屏東,已成功培育 逾3萬4千 種來自世界各地的植物,替逐漸消失、野外滅絕的物種建立庇護所,打造開往未來的方舟。一起來認識這一群肩負地球永續重任的保種鬥士。
人為活動干擾、加上氣候與環境變遷,許多物種正逐漸消失,甚至滅絕,全球最大規模的熱帶及亞熱帶植物保種中心,就在屏東,目前已經成功培育超過3萬4000種世界各地的植物,現在保種中心關懷的範圍,也擴大到動物。
推廣純素飲食的英國非營利性組織純素一月(Veganuary),成立至今邁入了第10個年頭。而近年來,環保與健康風潮的興起,讓這個源自英國北部城市約克的小規模支援團體,催生出新的全球性產業,生產牛奶、肉品等傳統食材的植物替代品。
在台北植物園裡有一座99年歷史的老建築——腊葉館,建築物雖然不大,但過去曾經典藏了上萬份的植物標本,替台灣植物研究打下基礎。現在腊葉館變身為博物館,是了解植物研究的好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