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赴中/27日起與姐妹同行祭祖 參訪辛亥革命、對日抗戰遺跡

前總統馬英九將於3月27日至4月7日前往中國祭祖,並率領青年學子與中國學生交流,預計訪問南京、武漢、長沙、重慶、上海等城市。這是自1949年後,首位訪問中國的中華民國卸任總統。
馬英九基金會今(20)日召開記者會,由執行長蕭旭岑說明馬英九赴中國事宜。蕭旭岑表示,這次出訪中國主要目的是祭祖和推動兩岸青年學子交流,訪問團將參訪辛亥革命、抗日戰爭等重要歷史遺跡,並與湖北武漢大學、湖南大學及上海復旦大學等多所學校進行學術交流。
隨馬英九出訪團員包括前總統府秘書長曾永權、前總統府副秘書長蕭旭岑、馬英九辦公室主任王光慈、前國安會諮詢委員邱坤玄、政大法律系副教授廖元豪,以及馬英九基金會「大九學堂」青年學子等。另外,馬前總統的3個姐姐與1個妹妹都會隨行,夫人周美青則因有事未隨行。
對於外界關注「馬習會」的可能性,蕭旭岑說,這次出訪將不會前往北京,「只是祭祖、交流,是很單純的事情。」至於選在蔡英文出訪的時機點訪中,蕭旭岑解釋,訪問行程在農曆年前就開始規劃,且此行是單純祭祖及與學生交流,強調沒有安排到北京。
另外在稱謂方式,蕭旭辰表示,2019年「馬習會」兩人互稱先生,「他稱我們馬先生,這次大陸也是以馬先生尊稱他。」
蕭旭岑強調「馬總統被蔡政府延長2年管制期限,從2016年到2021年才解禁」,加上中國大陸對新冠疫情管制也逐漸解禁,「春暖花開是一個很適合的時機,又是清明節,中華文化講究慎終追遠,所以在清明節回大陸掃墓,這是符合慎終追遠的作法。」
蕭旭岑解釋,馬英九始終非常關心兩岸事務,尤其卸任後在東吳大學擔任講座教授時,接觸不少中國學生,「他(馬英九)認為在兩岸關係緊張的情況下,如果學子交流,更認識彼此,增加一分情誼、風險就減少一分。」
蕭旭岑強調,這次出行是希望降低兩岸的緊張氣氛,「其實現在兩岸最大的問題,就是人民敵意上升,所以解鈴還需繫鈴人。」他甚至表示,「買再多武器,都不如讓學子交流。」
根據《國家機密保護法》,卸任總統有出境管制限制,而馬英九的境管期限在2021年5月19日已經屆滿。因此馬英九前往中國不再需要總統府核准,只需要在出發前2天、返台後7個工作日內,向總統府提出書面申報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