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經濟新聞》日前報導,質疑台灣國軍的保家及衛國忠誠度,經台灣政府表達嚴正關切之後,《日經》在今(7)日原報導的相同版面刊登聲明,澄清報導陳述是受訪者的個人立場及意見,不代表《日經》立場,對於造成困擾表達遺憾。
針對《日本經濟新聞》2月28日報導,質疑台灣軍保家衛國忠誠度一事,經國防部外交部等表達嚴正關切後,日經在今(7)日原報導相同版面刊登聲明,澄清報導陳述是受訪者個人立場及意見,不代表日經立場,造成困擾表達遺憾,今後致力報導的公平性。日經澄清「台灣軍官涉諜」報導 外交部重申國軍不容汙衊外交部長吳釗燮表示,「《日經》已經在今天早上做了非常完整的說明,他們的澄清之中也有表達遺憾,對於這個結果我們感到肯定。
俄烏戰事爆發一週年,聯合國大會24日做出反俄決議,以歐美國家為首支持烏克蘭的大幅比數,達成141票比7票的壓倒性勝利結果。但相較去年10月,支持俄羅斯的國家悄悄增加2席,中國、印度等大國依然選擇棄權。這一年,俄烏兩方背後的勢力有什麼變化?各國基於什麼樣的立場挺俄或挺烏?
針對2024的總統大選,台灣民意基金會公布最新民調,賴清德的支持度有34%,比侯友宜的31.4%以及柯文哲的22.3%還高,相比上個月的數據來看,支持度提高。但英國媒體報導,賴清德先前的台獨工作者發言,讓美國擔心兩岸路線,但有綠營立委指出,賴清德的立場和總統蔡英文一致。
南韓國會「韓台議員親善協會」會長趙慶泰去年底來台,訪問總統蔡英文及立法院長游錫堃,友台舉動引發中國駐韓大使抗議。南韓外交部發言人今(5)日回應,尊重中方一個中國政策立場。
美國在台協會處長孫曉雅,在九合一大選後舉辦記者會。各界也關注美國如何看待這次的國民黨勝利,是否會影響美國未來協助台灣的意願。而孫曉雅指出,有關注選舉,在過去數十年以來和各政黨都有合作,因此立場不會改變,更重申會支持台海和平、協助台灣自衛能力的立場。
2022美國期中選舉截至11月11日開票狀況,共和黨在眾議院穩定領先,參議院戰況未明,但也極可能翻盤。學者解析期中大選對台灣的影響,台美穩定正向發展,但白宮不會改變一中政策立場,且《台灣政策法》雖然是台美關係大躍進,卻要留意台海壓力加劇。
總統蔡英文國慶文告提出4大韌性,同時拋出願與北京尋找和平穩定方法。學者分析今年演說比較聚焦內政議題,在兩岸論述部分,相比去年4個堅持,這次「守勢」立場明顯,要尋找雙方可接受的維持台海和平穩定方法,被視為再向中國遞出橄欖枝。不過中國外交部下午回應台海局勢緊張,都是因為民進黨頑固堅持台獨分裂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