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製作流程圖
-
魏德聖《臺灣三部曲》受預算限制 忍痛改動畫電影
| 文教科技導演魏德聖募資籌拍的電影《臺灣三部曲》受疫情影響停拍,加上成本初估超過30億,只能忍痛喊卡,改以動畫電影製作,首部曲預計2025年上映。因應高雄電影節,駁二今日起也展出《臺灣三部曲》未盡之路特展,帶眾人看到這部電影從籌備、停拍到轉型動畫的歷程。
-
路透社:美10月擴大晶片輸中禁令 中國商務部表達不滿
| 全球根據路透社的報導,美國政府將在10月份發佈新的法令,對中國技術出口的管制範圍將擴大到半導體晶圓14奈米和14奈米以下的產品與生產設備。特別是可能用於軍事用途的人工智慧AI晶片,中國將被列為出口黑名單。對此,中國商務部則表達強烈不滿。
-
第57屆金鐘獎入圍名單公布 1976件作品角逐48個獎項【完整名單】
| 生活2022年第57屆金鐘獎今(7)日公布入圍名單,總共140家業者、1976件作品參賽,角逐48個獎項。典禮也將在10月15日舉行廣播金鐘頒獎典禮、21日舉辦電視金鐘節目類頒獎典禮、22日舉辦電視金鐘戲劇類頒獎典禮。戲劇類戲劇節目獎俗女養成記2(參賽單位:中華電視股份有限公司/影響原創影視股份有限公司/百戲電影製作有限公司、製作單位:中華電視股份有限公司/影響原創影視股份有限公司/百戲電影製作有限公
-
北投影視音園區標案頻下修門檻 市府遭質疑放水圖利廠商
| 地方台北市府斥資16億購買北投製片廠,規劃發展「影視音產業園區」,歷經多次流標,今年由「元宇宙合作聯盟」得標。民進黨台北市議員林世宗今(30)日質疑,此案多次流標,市府一再下修招商門檻,疑有圖利放水得標廠商的嫌疑。對此,文化局表示,此案從招標到得標程序公開,得標公司將依照議約規定執行。
-
旱熱八月/歐洲「飢餓之石」露出 中國鄱陽湖創71年最低枯水期水位紀錄
| 全球極端氣候持續發威,北半球度過一個爆熱、乾旱的8月。歐洲的主要河流水位創下歷史新低,影響到運輸商業動脈,而河底古蹟與象徵災難的飢餓之石也陸續出現。中國長江枯水危害農作,發電量大減,迫使產業停工讓電於民。全球大型經濟體同步受創,進一步擾亂供應鏈,推高食品和能源價格,更增添全球貿易體系壓力。
-
世紀對談,達賴喇嘛遇見屠圖主教【獨立特派員】
| 全球西藏精神領袖達賴喇嘛,和畢生致力以非暴力方式帶領民眾抵抗種族隔離政策的南非榮譽大主教戴斯蒙屠圖,兩人2015年在印度共聚5天,分享他們關於喜悅與慈悲的智慧。七年後歷經疫情波折的《喜悅:達賴喇嘛遇見屠圖主教》紀錄片,完整記錄兩個靈性好朋友相聚激盪出的火花。雖然屠圖主教已經在去年逝世,不過他在離開前已經見證這部紀錄片的完成。紀錄片製作團隊除了完成影片,還集結眾人之力進行了一個喜悅任務的專案,鼓勵希望面對挑戰依然能夠保持喜悅的朋友們,一同進行嘗試。
-
電價攀漲供貨不及 西班牙冰塊供不應求
| 全球南歐最近高溫飆破歷史紀錄,許多人想吃冰,或喝杯飲料消消暑,沒想到因為俄烏戰爭,導致燃料價格大漲,製冰業者為了節省電費產量下降,讓冰塊變得供不應求,餐飲業者到處買不到。另外在德國,原本希望發展太陽能,減少對俄國天然氣的依賴,但是因為系統設備的限制,氣溫太高、發電效率反而不好。
-
中國軍演引「斷氣」危機?追蹤器顯示:天然氣載運船今繞路進港
| 兩岸共軍實彈演訓台海局勢緊張,4日兩枚飛彈落高屏外海,能源燃料能否安全運補進港引發關注,《科學月刊》編輯委員廖英凱透過「MarineTraffic」船舶追蹤App觀察,高雄永安天然氣接收站今(5)日上午7時進港液化天然氣(LNG)載運船舶,多花半天至一天航程繞過實彈射擊區,他認為,若共軍實彈演訓時間與範圍一旦拉長,我國政府可能須提升外交與軍事手段,以保護天然氣供給運輸。
-
後疫情時代 美汽車龍頭「通用汽車GM」搶攻電動車
| 文教科技汽車製造業第一位女性執行長,美國「通用汽車GM」的瑪莉芭拉,誓言要在2年半內,讓GM打敗特斯拉,拿下美國電動車產銷量的榜首。通用目前要努力的除了市占率,還要面對景氣復甦無力、物價跟利率齊漲以及晶片短缺的問題。
-
台積電、聯電領跌 台股失守5日線收14806點
| 產經今天除了如興股價跌停鎖死,台股也開低走低,終場下跌129點,收在1萬4806點,失守五日線。另外,台積電主要客戶聯發科宣布與英特爾合作晶圓代工,也衝擊市場,導致晶圓代工族群走勢疲弱,台積電終場下跌了4塊半,經濟部長王美花趕緊信心喊話。
-
紐約藝術家自學成材 封城製作街區模型反映時事
| 全球美國紐約州曾經因為新冠疫情陸陸續續封城過一段時間,藝術家「奇納德」就在封城期間,在家中製作布魯克林區的街區模型,把家中變成了一個迷你街景模型博物館,不只展現出他的藝術天賦,也反映出社會時事。
-
魂之所繫——南美館「地獄展」的生死遊歷與觀看路徑【觀點】
| 文教科技南美館與法國凱布朗利博物館合辦「亞洲的地獄與幽魂特展」引發熱烈討論,作為展場意象的殭屍裝置,更引起廣大觀眾共鳴。本次特展共分成3個單元,筆者嘗試以參觀者的角度,分享自己的觀看路徑,讓觀眾在有限的參觀時間下,能選擇一條合適自己的觀看方式或掌握特定的文化脈絡。
-
遲來的400萬美元?1990年代的紐約、太「白」的《六人行》
| 全球近日,美國電視情境喜劇《六人行》(Friends)的作者兼執行監製考夫曼(Marta Kauffman)表示自己將捐款400萬美元(約新台幣1億1932萬元)給布蘭迪斯大學(Brandeis University)非洲和非裔美國人研究部門,並坦言自己過往無法接受外界認為《六人行》太「白」的批評,但在2020年的「黑人的命也是命」(BLM)運動後,想法上有很大的轉變,希望未來能在作品中展現出多元性與包容性。
-
月琴奏來暢心情,說盡台灣民間聲:紀念唸歌大師楊秀卿【觀點】
| 文教科技民間唸歌藝人楊秀卿可說是陳達之後最重要的月琴與唸歌形象代言人,更是近年學習月琴風潮的始祖,她早期一人分飾多角且嗓音清亮、入情三分,卻又帶著一分輕鬆詼諧,在快速流轉的劇情中讓人耳朵跟心裡都聽得服服貼貼。而楊秀卿最厲害的工夫,就是可隨著情境需求隨口唸出七言押韻歌詞,這無疑都是幾十年的真工夫。
-
面對超高齡社會,挪威如何養成長照人才?【獨立特派員】
| 社福人權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長照人才的培育是能否順利銜接的重要關鍵,否則政策迫於趨勢需求,投入可觀經費發展服務,但各地服務中心卻無法提供穩定的品質。台灣的成人照服員培訓時數是90小時,而挪威的照服人員則要投入8500至8700小時的學習才能夠參加考試,他們的訓練方式值得台灣參考。隨著邁入超高齡社會的時間表越來越近,及早預備才能降低不幸,讓被照顧者有幸福感,照顧者更有成就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