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軍演引「斷氣」危機?追蹤器顯示:天然氣載運船今繞路進港
黃怡菁/綜合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液化天然氣LNG船自澳洲運輸駛入高雄永安港。(圖/公視資料照)
共軍實彈演訓台海局勢緊張,4日兩枚飛彈落高屏外海,能源燃料能否安全運補進港引發關注,《科學月刊》編輯委員廖英凱透過「MarineTraffic」船舶追蹤App觀察,高雄永安天然氣接收站今(5)日上午7時進港液化天然氣(LNG)載運船舶,多花半天至一天航程繞過實彈射擊區,他認為,若共軍實彈演訓時間與範圍一旦拉長,我國政府可能須提升外交與軍事手段,以保護天然氣供給運輸。
能源存量為重要國安議題,《科學月刊》編輯委員廖英凱指出,共軍實彈演練區範圍,與台灣海域船舶航線密度圖重疊來看,會讓人捏把冷汗、備感「驚悚」,因為高雄外海是天然氣載運船(以下簡稱LNG船)平時從澳洲或卡達輸入台灣的主要航線,包含台日韓等國的原油、石化製品、天然氣等油輪海運航班近日皆會受到影響。

5日廖英凱透過「MarineTraffic」船舶追蹤App推判,上午7時來自澳洲、中途經過新幾內亞,再停靠至高雄永安天然氣接收站的LNG船,於高雄外海出現「直角」拐過共軍演訓區,再北上、向東航向高雄永安港,這可能會讓船舶「繞路」額外耗費半天至一天時間。

中油永安氣廠低調回應,上午有LNG船安全入港,但對於是否延遲進港細節等不願多談。經濟部長王美花4日公開表示,目前國內燃煤存量有39天、石油存量約146天,天然氣10至11天,都比法定要求存量高,台灣中油也已針對天然氣船運補作業,進行有效運輸的沙盤推演。
廖英凱表示,一艘LNG船提供的天然氣供電量,等同於台灣全島1.75至3.65天的電力用量,儘管現行天然氣存量10至11天,高於7天法定標準,但在船舶繞路、延遲抵達到岸的狀況下,仍顯吃緊,目前中國未全面性封鎖航路,但還是得留意演訓時間是否拉長,以防天然氣供電發生「斷氣」危機。
台電發言人吳進忠表示,火力發電廠所需的煤炭燃料進口,已和煤商確認過都能如期進港卸收,4日已有一艘來自印尼的煤船進港;5日和6日兩艘來自澳洲的煤船預計也都能順利避開共軍演習區域到港卸載。